日前,溫州市鹿城區局在農貿市場管理升級上再出新招,結合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率先在全省引入“農貿市場有機垃圾資源化處理設備”,積極打造環保型農貿市場。該設備集垃圾提升、粉碎、油水分離、螺旋提升、艙內發酵、空氣凈化、污水凈化、烘干等功能為一體,采用微生物發酵處理技術,將農貿市場有機垃圾經過快速化、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循環利用化的處理,制成散裝的有機肥料原料,既變廢為寶,又減少環境污染。目前,該設備已于8月中旬在鹿城區松臺農貿市場試點成功,正式投入使用。初步使用后,達到三方面預期成效:
一是實現垃圾暫存轉運向源頭減量轉變。通過有機垃圾資源化處理設備的自動化操作,將原來暫存市場垃圾房再轉運至垃圾中轉站的有機廢棄物,直接在垃圾產生源頭就地做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從而達到減少垃圾囤積及其收運過程的二次污染,緩解生態壓力的效果。以松臺農貿市場為例,每天產生有機垃圾1800公斤,需要10車分裝運送;引入設備后,減量化處理至2車540公斤,垃圾量減少了70%,有機肥料制成率30%。
二是實現硬件提升向管理升級轉變。隨著農貿市場硬件環境改造提升的全面完成,農貿市場衛生保潔等管理軟環境建設的滯后更加凸顯。引入該設備后,保潔人員的環衛作業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環衛人力、物力的支出也大大降低。就松臺農貿而言,原來保潔人員6名,其中專職清運工2人,每人平均每天要清理、運送5車垃圾。目前只需保潔人員4名,且市場運行成本減少41.8%。
三是實現粗放監管向精細化監管轉變。在農貿市場日常工作中,普遍存在急需管理和保潔不到位的矛盾。引入該設備后,市場垃圾可以做到日產日清,并通過全自動控制系統面板實時監管垃圾處理狀況,掌控垃圾流向。同時,市場良好的整體形象,也有效地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吸引許多消費者慕名而來,周邊社區居民紛紛點贊。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市管理和服務,降低了“鄰避”效應和社會穩定風險。

尊敬的納稅人:根據《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務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規定,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暫免征增值稅。(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的具體范圍,按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財稅〔2016〕36號印發)執行;生活服務、快遞收派服務的具體范圍..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