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永康市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力,積極實現農村電商小流量體向大流量體的轉變,永康市局以大數據為切入口,從商標品牌培育、廣告法宣傳等方面強化扶持力度,點燃電商觸網熱情,助力鄉村振興。截止目前,該市農村電商在冊數量530多戶。
一、發揮“大數據”優勢,建立建全農商名錄。利用“大數據”共享優勢,整合郵政郵樂購、京東、天貓等大型網絡交易平臺的本地農村電商信息,建立在冊的農商名錄。同時,聯合農林局、商務局,對本地農產品“三品一標”數據及本地第三方農產平臺進行建檔,具化主營農產品類別、經營地址、品牌、年交易額等條目內容,完善農村電商基礎數據庫。
二、強化“品牌富農”力度,加強商標建設。據永康農產品特色和品牌農商的發展趨勢,對品牌農商擇優梯度建檔,建立“一類重點示范、二類重點扶持、三類重點引導”模式。定期開展“品牌農產培訓班”,通過品牌農產品創收案例樹立農戶品牌意識,點燃“創牌育牌”積極性。在各鄉鎮基層所、電子商務創業園區設置興農扶貧品牌服務站,為農村電商的品牌建立和發展提供便捷咨詢服務。今年以來,新注冊農產品商標98只。
三、注重“事前監測”宣傳,咨詢電商違法風險。組建永康農村電商交流微信群,時時推送高頻網絡投訴案例,發布相應的“溫馨提示”宣傳圖,在線解答電商問題,實現動態監管和精準服務。同時,通過不定期網絡監測,主動實現對網絡違法行為的“前端攔截”,規范職業打假風險。截止目前,通過宣傳引導,針對農村電商規范改正違法行為30余次,“事前監測”獲農村電商們點贊。
四、建立“合力扶持”模式,多方助力農戶創收。聯合商務局、旅游局、及第三方涉農網商平臺建立“合力扶持”模式。以降低電商準入門檻實現農村電商數量的快速增長;引導電商企業和社區便利店等傳統商貿企業合作,提升生鮮農產品網上銷售的客戶體驗度和服務水平;宣傳《不正當競爭法》《廣告法》等,降低農村電商經營風險;廣泛宣傳報道品牌農產品創收案例和典型人物,提升示范效益,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實現電商扶貧。

尊敬的納稅人:根據《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務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規定,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暫免征增值稅。(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的具體范圍,按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財稅〔2016〕36號印發)執行;生活服務、快遞收派服務的具體范圍..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