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百都會計是一家專業辦理公司注冊、代理記賬的財務咨詢公司,為廣大百都用戶搜集全國有關稅務、工商、會計、商標等事件、新聞、政策。具體內容如下:
雙成藥業(002693,SZ)雖然在年初終止了收購杭州澳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亞生物”)全部股權的計劃,僅持有46%股份,但即便及時收手,這46%的股權如今仍對公司業績造成拖累。
1月14日,雙成藥業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2016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3.8億~3.95億元。進行業績修正的原因之一是公司所投資的杭州澳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亞生物)去年的凈利潤與此前預估凈利潤存在較大偏差。雙成藥業表示,該項股權投資存在進一步計提減值損失的可能,很終減值凈額待評估機構評估后計算確定。
1月15日,記者試圖聯系雙成藥業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時未獲回應。
投資對象前景難料
如果世上真有反悔藥,雙成藥業或許會愿意服下它。在此前披露的2016年三季報中,雙成藥業曾預計凈利潤的虧損范圍在2.3億~2.6億元。短短兩個月后,預計的虧損額度卻大幅上升為3.8億~至3.95億元。
雙成藥業在公告中解釋稱,修正業績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由于澳亞生物累計實現凈利潤與預計凈利潤相比降幅較大,公司財務部門根據相關會計政策,認為該項股權投資存在減值跡象。二是將艾塞那肽和依替巴肽項目形成的開發支出按照會計準則規定轉入2016年度管理費用,將減少當期利潤4543.05萬元。
雙城藥業于2015年提出擬收購澳亞生物100%股權,后終止完全收購,很終持有澳亞生物46%的股權。而其實在被雙成藥業計劃收購的2015年,澳亞生物就已經出現業績大幅下滑。公告顯示,2015年澳亞生物凈利潤為5117.15萬元,比2014年凈利潤“縮水”一半,也遠低于簽署收購協議時承諾的同期1.1億元凈利潤。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此前國家明令禁止注射中藥提取物委托加工,使澳亞生物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委托生產業務,公司業績因此受影響。
對于澳亞生物的境況,雙成藥業或許已有了心理準備。記者注意到,雙成藥業曾在2016年三季報中提到,澳亞生物經營業績大幅下滑,未來不排除繼續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的可能性。
大股東借1.9億救急
資料顯示,雙成藥業主要從事化學合成多肽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導產品增強免疫藥物“基泰”(注射用胸腺法新),主要用于治療各型肝病、腫瘤、老年科及感染類疾病。
除了投資受挫,雙成藥業還在經受業績下滑打擊。自2012年登陸中小板來,雙成藥業凈利潤持續下滑,2015年更是首次出現雙位數下滑,實現凈利潤5267.91萬元,降幅為13.33%。雙成藥業曾表示,一方面,藥品監管政策自2015年以來有很大的變化,企業的研發、生產、運營等各項成本不斷上升。另一方面,市場風云變幻,營銷難度激增,企業的利潤繼續被擠壓,招標難、價格低。
所幸,雙成藥業獲得了大股東的緊急“輸血”。公司1月14日發布的另一則公告稱,雙成藥業控股股東海南雙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成投資”)向雙成藥業及其全資子公司寧波雙成藥業有限公司提供合計1.9億元的無償借款。其中,雙成藥業獲得1.8億元,子公司獲0.1億元。記者注意到,截至1月14日,雙成投資已為雙成藥業提供無償擔保額度累計3.5億元。截至2016年9月30日,雙成藥業貨幣資金為1191.52萬元。
“這幾年醫藥行業確實很難,每個省市的招標時間不同、進度很慢,中標價格也越來越低。”前述業內人士對記者坦言,雙成藥業的主導產品注射用胸腺法新競爭對手增加,使整個競爭態勢發生明顯變化,市場份額、產品價格都受到嚴重擠壓。
(百都會計摘錄自中華財會網)

尊敬的納稅人:根據《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務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規定,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暫免征增值稅。(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的具體范圍,按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財稅〔2016〕36號印發)執行;生活服務、快遞收派服務的具體范圍..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