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面實施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激發群眾創業創新熱情。2014年3月3日,平湖市局頒發了第一張不再記載經營范圍,無注冊資本、實收資本和營業期限的新版營業執照,標志著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在該市正式拉開序幕。認繳制降低了市場主體的準入門檻、減少了市場主體的準入成本,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充分釋放了投資人尤其是中小創業者的投資熱情。據統計,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以來,全市新設立有限公司3380戶、注冊資本總額1698307萬元,同比增長105.85%、101.14%。共辦理公司企業名稱預先核準4460戶,同比增長85.29%;每個工作日平均新設立公司戶數8.45戶,相比改革前增長105.60%。
二是及時推進“先照后證”改革落地生根,創造更加寬松準入環境。2014年8月以來,平湖市局不斷完善“雙告制”,辦照時告知申請人需要申請審批的經營項目及審批部門,并由其在承諾函上簽字的同時,每周通過公文交換系統和郵件,同時將注冊信息告知相關審批部門及經辦人員,實現信息共享,方便審批部門及時完善后續審批和監管。據統計,全局已累計為涉及22個部門75個項目的714戶企業和4255戶個體工商戶(共計4969戶)頒發了“先照后證”營業執照;除涉及本部門審批的食品、藥品等7個項目2231戶(次)外,共向涉及文廣新、衛計、安監、交通、農經、公安等21個部門抄送68個項目2198戶次。
三是適時啟動“證照合一”登記模式,實現便民提效和科學監管統一。在《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實施前,平湖市局圍繞“證照合一以照核發,證照同辦以證為主,經營范圍以證表述,有效期限以證確定”的原則,2014年12月15日啟動“證照合一”登記模式,下放審批權限、合并申請材料時,將個體戶、個人獨資企業的“食品流通許可證”、“餐飲服務許可證”及“營業執照”進行合并核發“營業執照”,并標明其許可證號及有效期限。到今年1月(現根據《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從事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活動,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共為1782戶經營者核發了“證照合一”營業執照,審批效率大幅提高。
四是再造流程設立綜合受理窗口,精簡環節實施五證合一再提效。2015年7月,平湖市局率先在嘉興市推動政府出臺《關于實行企業“五證合一”登記改革實施意見》,設立“五證合一”綜合受理窗口,將申請人跑5個部門提交5套資料合并為提交涵蓋5部門相關內容的“一表申請”,在準入系統輸入數據,通過市信息中心FTP推送平臺進行部門信息的推送、互通和集成后,統一核發加載注冊號、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證號、社會保險登記證號和統計登記證號的營業執照。據統計,平湖市局共為220家企業核發了“五證合一、一照五碼”營業執照,將“多證聯辦”串聯式審批20天縮短至并聯式審批3天,提速85%。
五是“一照五碼”升級為“一照一碼”,企業擁有獨一無二的“身份證”。根據省、市工商局的部署,平湖市順利實現了“一照五碼”到“一照一碼”的無縫銜接,與稅務部門實現了數據從每日核對到實時交換,與質監部門也按照上級規劃,由嘉興政務云交換共享。據統計,平湖市局已為6038家企業核發了賦予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其中4499家變更(換照)企業的舊版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等證件被收回存檔。“一照一碼”是“五證合一”基礎上的強化與升級,它將五個部門的五個代碼合五為一,營業執照只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簡化了審批程序,方便了市場主體,進一步釋放了市場活力。
六是積極試行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構建便捷有序的市場退出機制。在解決“準入難”后,平湖市局自2015年12月正式啟動企業簡易注銷改革,根據《浙江省企業簡易注銷程序規定》,對新設未開業或無債權債務的企業,免去擬注銷企業清算組備案手續和材料,取消了清算報告和股東的確認清算報告,由市場監管(工商)部門代企業履行公告義務,報紙公告改為政府網站公示,45天的時間縮短為10天。試行簡易注銷登記程序,旨在構建便捷有序的市場退出機制。平湖市自此項改革實施8個月來,已有95家企業按照簡易程序退出市場,占同期注銷企業數的39.92%,有效降低了未開業、無債權債務市場主體的退出成本。(方科)

為深化“很多跑一次”改革,建立“三服務”長效機制,推動政府治理數字化轉型,根據省委主要領導關于企業碼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浙江省經信廳發起并組織企業碼平臺建設、企業服務平臺升級工作。依托企業碼賬戶身份認證及授權機制,打通省市縣各類優質高頻剛需平臺賬戶,做到“一碼互信,一碼暢通”。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擁有了自己企業專屬的企業碼。如果您還不知道企業碼是什么,那么趕..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