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百都會計是一家專業辦理公司注冊、代理記賬的財務咨詢公司,為廣大百都用戶搜集全國有關稅務、工商、會計、商標等事件、新聞、政策。具體內容如下:
“剛開發的產品就被假冒了,我們能不急嗎?沒想到家門口的市場監管所派出執法人員,直接責令當事人停止侵權,兩周內就查處結案了!”近日說到知識產權保護,浙江義烏榮軍印刷有限公司負責人激動地說。
去年以來,榮軍公司獨立開發出多款卡通兒童貼紙,申請了版權登記。產品一炮而紅,跟風模仿者隨之出現,企業一籌莫展。困擾之際,義烏市市場監管局下屬的兩個監管所及時出擊,榮軍公司的創新產品得到保護。
創新產品得到快速保護,依靠的是義烏市建立的知識產權綜合保護機制。作為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的樣本之一,義烏與深圳不約而同,選擇建立在統一市場監管框架下的綜合管理機制。兩地市場監管部門用健全的執法體系、有力的執法手段,為企業發展與創業創新撐起了保護傘。
統一監管 行政效率更高了
“在基層,商標保護、商業秘密保護歸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版權保護歸文化部門,專利又歸知識產權或者科技局管。版權、專利工作人員很少,投訴維權太不方便了。”浙江省臺州市律師吳國華經常代表企業到各地維權,談到多頭執法等問題,他深有感觸。
其實,商標、版權、專利、商業秘密等無形資產,都屬于知識產權范疇。然而,由于機構設置等原因導致的投訴難、維權難、多頭執法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創業創新的積極性,損害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成為擺在我國經濟轉型發展道路上的一道難題。
解題必須遵循市場規律,聚焦痛點,先行先試。
在高科技企業云集的深圳,在小商品的天堂義烏,當地政府選擇了同一種改革模式——將分散在不同部門的商標、版權、專利的保護職能,統一納入市場監管機制下,實現知識產權管理與保護全覆蓋。
2009年,深圳整合工商、質量監督和知識產權等部門職能,組建市場監管局;2014年又進一步整合藥品監管職能,成立了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
遠在千里之外的義烏,也選擇了在統一市場監管體制下的整合式改革。
2014年3月,義烏市委、市政府將原來由工商、科技、文化等部門分頭負責的商標、專利、版權等知識產權職能統一歸口到義烏市市場監管局。改革后,人員編制由543名精簡為490名。
人員少了,權責卻更加明晰了——推諉扯皮的問題解決了,以前不同單位間的溝通協調,變成同一單位內部的事,行政成本大大降低。
義烏市法院知識產權庭負責人王亞萍對此深有體會。她介紹說,近年來法院受理的知識產權咨詢大幅上升,一些復合型咨詢同時涉及商標、版權、專利或商業秘密,以前要逐一聯系不同單位,如今只與市場監管局溝通即可。她說:“我們還與市場監管局合作建立起訴調結合機制,大大緩解了法院咨詢多的壓力。”
我國汽車自主品牌的明星企業——比亞迪公司知識產權部的戚雪英表示,汽車行業是商標和外觀設計并駕齊驅的行業,在工作中經常遇到復合維權的咨詢。與深圳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相適應,企業內部也建立專利、商標人員輪崗制度,組建新的聯合部門,提高企業維權效率。
義烏市副市長馮秀峰指出,義烏是商貿大市,保護知識產權是義烏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內在需求。商事制度改革,誠信體系建立,保護知識產權,在統一市場監管體系下發揮合力,對義烏實施質量立市、品牌帶動具有巨大推動作用。
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綜合處副處長李飛參與了市場監管體制改革。他認為,深圳改革的成效,主要體現在執法資源得到優化整合,執法層級減少了,解決了多頭執法問題,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
全面執法 市場環境更好了
“您好!請問是坪山局嗎?我要舉報,你們地盤上有個造假窩點……”日前,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坪山局執法人員接到來自社區的一個舉報電話。
舉報就是執法行動的發令槍!執法人員冒著大雨,對豐田村一廠房進行突擊檢查。
假冒產品生產線,3500余部假冒華為、中興等品牌電話機成品及一批進出貨單據被現場查獲。由于案值較大,涉嫌構成犯罪,行政執法人員當場將此案移送公安機關,等待違法者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這場令中興公司贊嘆不已的漂亮打假戰役,同樣歸功于深圳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機制,展現出深圳在保護知識產權、維護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方面的成效。
營業面積550萬平方米,商位7.5萬個,26個大類,180萬種商品,出口219個國家和地區……走進義烏小商品市場,就仿佛走進商品的海洋。中外客商從四面八方趕來,在義烏尋找心儀的商品、合適的合作伙伴,他們在這里創業、立業,追逐各自的商業夢想……
然而,制假售假、欺騙蒙蔽消費者,產品質量不合格,不正當競爭、在互聯網上售賣侵權假冒商品,發布虛假違法廣告等各類違法行為,嚴重損害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也曾讓義烏備受爭議。
改革,目的就是加大執法力度,讓違法者付出代價。
網絡健全、執法標準統一、人員經驗豐富,在深圳和義烏建立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模式下,市場監管體系的優勢得以充分體現,執法效率大大提升。
“改革后,我市知識產權工作在機構、人員、設備等各種力量上都得到極大加強,覆蓋面更廣了。”義烏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葉向東說。據他介紹,義烏市市場監管局具體從事知識產權監管綜合管理工作的人員有近300名,15個鎮(街道、市場)的市場監管所都可以受理投訴。
深圳也于2014年組建市場稽查局,同時在10個轄區設立稽查大隊,構建起市市場稽查局、轄區稽查大隊、監管所三級聯動的執法網絡,即便違法行為發生在深圳很偏遠的區域,都有監管所可以管轄。
商業秘密網負責人孫佳恩表示,統一市場監管體制下,商標行政執法能夠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消費維權執法、網絡監管執法等形成配合,互相支撐,“織就一張密布的網絡,無論違法行為形態如何變化,都屬于市場監管執法的范疇,執法效能必然會大大提升。”孫佳恩說。
“綜合執法很大的優勢就是打擊違法行為的法律武器多了,企業和群眾對政府部門在維護市場秩序方面的訴求可以得到及時響應,權益可以及時得到保護。”已經從事執法辦案工作30年的深圳市場稽查局王筑勤對改革后的變化很有發言權。
執法力度加大了,很直接反映在咨詢數量上。
2010年至2015年,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共辦理商標咨詢4916件、專利咨詢883件、版權咨詢447件,較改革前有大幅上升,其中專利、版權咨詢數量增長明顯。
2015年至今,義烏市市場監管局查處商標侵權咨詢1711件;共辦理各類專利侵權糾紛咨詢1205件,與2014年的59件相比大幅提升。同時,版權咨詢從無到有,2015年至今共查處咨詢24件。
嚴格執法取得的效果,舉世矚目。2014年起,義烏一舉摘掉了惡名市場的帽子,苛刻的美國人在特別301報告(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關于世界各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的年度報告)的名單中不再列入義烏小商品市場。2016年,義烏市商標申請量達28018件,全市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88165件,居全國縣級市首位。
強有力的執法,也令市場環境得到有效凈化,企業和消費者都有切身感受。
“選擇深圳創業,就是看中了這里良好的市場環境。”國內STEAM創新教育實踐者和新裝備的倡導者,盛思科教文化有限公司CEO余翀這樣說。在深圳創業兩年時間里,他的創客教育公司已經發展得風生水起。
“對消費者來說,面對政府時只有一個接口是很便捷的,比如青島大蝦那樣的事件,找一個部門就可以解決。”在義烏小商品市場,一位從北京來采購的消費者說了自己的理解。
“深圳的特點是,小政府,大市場。改革解決了社會反映強烈的多頭執法問題,成效顯著,保護到位,因此深圳的市場環境特別好。”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秦世杰這樣說。
強力保護 創新后勁更足了
義烏棒杰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企業,負責知識產權的人員介紹說:“公司主打產品是無縫內衣,企業現在非常重視創新,但這個行業模仿現象也很普遍,很多款式需要知識產權保護。”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火種。維護市場秩序、為創新保駕護航的重任,考驗著深圳、義烏兩地的市場監管執法者的能力與智慧。
胸中有法威自生。面對重任,深圳、義烏兩地市場監管執法人員迎難而上,苦練內功,依托以往辦案積累的豐富經驗,辦理了一件又一件根植于知識產權,橫跨多個領域,跨界到質量、標準、技術秘密等領域的重大咨詢——
開出2.6億元巨額罰單的快播侵權案,震動全國業界,便出自深圳稽查局之手。
深圳稽查局還辦理了涉案金額高達2.56億元的利用互聯網銷售假冒名牌手表案,直接搗毀了3個制售侵權假冒產品窩點,查獲假冒CASIO、TISSOT等名牌手表1萬多塊。
一聲令下,雷霆萬鈞。義烏市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義烏市“雙打”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該局的優勢,回應企業關注,緊扣群眾訴求,開展了一系列力度大、措施實、效果好的專項執法行動,涉及電子商務、電子通信產品、家裝裝潢產品、體育文化用品等領域,在國際上樹立起我國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形象。
強有力的法律保護,為創業創新者解除了后顧之憂。商事制度改革為市場“松綁”,創業創新的火種在深圳和義烏成“燎原之勢”。
在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大廳內,有一個大大的觸摸屏,“商品商標查詢”“客商評價(投訴熱線12315)”“信用等級查詢”等板塊一目了然,想找什么商品,可以按類別搜索,讓消費者在浩如煙海的商品中精準定位。
誠信的交易環境,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義烏經商創業。2016年上半年,義烏市場主體總量首次突破25萬戶大關,達25.27萬戶。這意味著,全國每300戶市場主體、浙江每20戶市場主體中,就有一戶在義烏。
2016年,義烏市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85221件,馳名商標總數達22件,一批義烏品牌正在強力崛起。
孩之寶、星鉆、美國隊長、豬豬俠……在義烏小商品市場從事玩具經營20多年的朱女士的店鋪里,一水兒品牌商品。她說:“公司現在主要市場都在國內大型商場、超市,所有產品都得到相關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授權。”
知識產權要通過創造、運用、管理轉化為生產力,離不開強有力的保護。通過構建統一市場監管框架下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模式,深圳再次展現出全國改革“排頭兵”的風采,再次占據了保護創新的制高點,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創新高地”。
統計顯示,自2013年3月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深圳新增商事主體80.2萬戶,累計達174.3萬戶。2016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記商事主體28萬余戶,同比增長26.9%。每千人擁有商事主體199戶,排名全國第一。
統計顯示,2016年,深圳市新申請注冊商標253275件,累計有效注冊商標52萬件,其中馳名商標162件,廣東省著名商標472件。
創新驅動發展,品牌成就未來。深圳和義烏兩地的改革實踐和成效充分證明,建立在統一市場監管框架下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機制,符合市場規律,尊重客觀實際,企業得到了保護,收獲了品牌,拓展了市場,賺取了利潤。兩地改革的創新探索和經驗積累,將為正在開展的省市縣市場監管框架下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提供可貴的借鑒。
來源: 中國工商報
百都會計摘錄自浙江工商行政管理局
百都會計所摘錄的文章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本網站客服人員,本網站及時撤回,還請見諒。

為深化“很多跑一次”改革,建立“三服務”長效機制,推動政府治理數字化轉型,根據省委主要領導關于企業碼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浙江省經信廳發起并組織企業碼平臺建設、企業服務平臺升級工作。依托企業碼賬戶身份認證及授權機制,打通省市縣各類優質高頻剛需平臺賬戶,做到“一碼互信,一碼暢通”。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擁有了自己企業專屬的企業碼。如果您還不知道企業碼是什么,那么趕..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