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百都會計是一家專業辦理公司注冊、代理記賬的財務咨詢公司,為廣大百都用戶搜集全國有關稅務、工商、會計、商標等事件、新聞、政策。具體內容如下:
“很多跑一次”,這個在2016年12月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理念和目標,成為省兩會上的很熱關鍵詞。2月3日(正月初七),春節上班第一天,浙江省工商局召開關于助力我省經濟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的若干舉措暨“很多跑一次”改革實務公示會,發布《關于助力我省經濟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的若干舉措》(以下簡稱《若干舉措》),公布工商辦事項目“很多跑一次”清單,在全省范圍推出實現企業登記“很多跑一次”、試點推廣外資企業“一窗一表”登記備案模式、推進中國(浙江)自貿區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等多項新舉措,全力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全力服務八大萬億產業,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全省經濟穩中求進、轉型升級發展。
亮點一:全面推進工商領域的“很多跑一次”改革
繼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走在全國前列之后,浙江工商自我革新、簡政放權再加碼,按照“很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標,加強職能轉變,深入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與企業“同甘共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進一步提升效能、優化服務,激發市場活力,逐步實現企業登記等事項“很多跑一次”。
“很多跑一次”如何實現?浙江省工商局多管齊下,大力推進工商辦事項目“很多跑一次”改革。
推行“很多跑一次”清單管理
《若干舉措》明確,進一步精簡和規范工商辦事項目,梳理和發布工商辦事項目“很多跑一次”清單,并實行動態管理,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就近辦”:企業登記申報有更多便利選擇
《若干舉措》明確,將拓展登記服務渠道。提供手機APP申報、銀行網點代辦、同城通辦等渠道,進一步滿足申請人及時快捷、就近辦理工商業務的需求。
“簡約辦”:登記申報承諾制,簡化登記程序,免交證明文件
在現有企業名稱自助查重申報基礎上,進一步開放企業名稱庫,方便企業查詢取名。與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同步實施企業名稱申報承諾制,簡化名稱登記程序。持續推進“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登記”改革,進一步釋放各類場地資源,降低創業門檻。在特色小鎮、孵化基地、小微企業園、創業園區等地試行住所登記申報承諾制,申請人在提交“住所(經營場所)信息申報表”,并對所申報信息的真實性作出承諾后,可免予提交租賃協議等使用權證明文件。
“全程電子化”:為企業登記“零上門”提供技術保障
在今年下半年實行“網上申報、網上受理、網上審核、身份認證、電子簽章、電子歸檔”等全程電子化登記和營業執照快遞送達服務,為企業登記“零上門”提供技術保障。
浙江省工商局負責人表示,“很多跑一次”改革的目標與理念,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大舉措。這一改革,體現的是為民情懷,體現的是觀念革新,體現的是倒逼轉型。工商(市場監管)部門處在這一改革的前沿,有責任跑得更早一點、跑得更快一些,跑出加速度、跑出好成績。推進“很多跑一次”改革需要工商(市場監管)部門理清思路、蹄疾而步穩。首先,要準確把握“很多跑一次”改革的內涵與外延。其中,很主要的是涉及工商(市場監管)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在于法有據、于事簡便的原則下,簡而又簡、快而又快、便而又便。其次,要全面細致地梳理所有審批事項,做到家底清楚、心中有數。對其中已經基本具備條件的將馬上實施,對暫不具備條件的將主動創造條件力爭早一點實施。再次,要細化和告知群眾和企業“很多跑一次”的相關事項,如提交材料齊全并符合法定條件等,提交哪些材料、通過什么渠道查詢等等,讓群眾和企業更清楚和明白,為實現“很多跑一次”創造更多必要條件。推進“很多跑一次”改革必須大力提升工商(市場監管)部門的服務能力。首先,要加快強化信息化技術支撐,依托“互聯網+政務”,讓數據多跑路來換取群眾和企業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其次,要加大“就近辦”(銀行網點代辦、同城通辦)、“簡約辦”(申報承諾制等)的推行力度。再次,要著力暢通咨詢受理與答復的渠道,朝著咨詢電話一打就通、咨詢事項一口說清、網上咨詢即時答復的方向與目標努力。浙江省工商局負責人還指出,推進“很多跑一次”改革需要輔之以督察與激勵。一方面,要督察認識是否到位、責任是否落實、行動是否跟進、成效是否收到。另一方面,要及時總結各地的好做法、好經驗并及時加以推廣。同時,還將就各地的進展情況加以通報。
亮點二:充分發揮工商職能助力轉型升級組合拳
圍繞支持地方政府結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治危拆違、淘汰落后產能、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重點工作,《若干舉措》提出,建立住所(經營場所)禁入負面清單,嚴把住所登記準入關。
同時,堅決打好治劣扶優攻堅戰,大力整治“臟亂差”“低散弱”企業。加大企業簡易注銷力度,持續做好企業、個體工商戶簡易注銷工作,進一步放寬對未開業企業以及無債權債務企業簡易注銷的適用范圍,擴大簡易注銷適用的企業類型,取消簡易注銷適用的企業設立年限限制。繼續推進清理、吊銷長期未經營企業的營業執照工作,在全省開展個體工商戶依職權注銷試點工作。加強對吊銷未注銷企業的監管,在梳理排查基礎上,探索開展長期吊銷未注銷企業的清理、清退、清除工作。
《若干舉措》明確,全力打贏首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收官戰。突出產業導向、創新導向、品牌導向和集群化、綠色化、國際化發展要求,堅持存量提升與優化增量并重,著力打造小而精、小而新、小而專、小而美、小而特的小微企業集群。鼓勵支持小微企業進入大企業的產業鏈,推動傳統產業集群提升。進一步完善小微企業梯次培育庫、“個轉企”行業指導目錄、“個轉企”重點培育庫。以公司制比率、稅務登記率、統計目錄率、上規升級率等“四個率”為重點,推動“個轉企”工作常態化、長效化。建立小微企業專業化服務聯盟,加強財務會計、建證建賬、專項法律服務、專項風險管理、金融和技術對接、股交所掛牌等方面的精準服務,強化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地落細落實。定期發布小微企業成長指數和年度發展報告,加強發展態勢研判。滾動制定新一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及時謀劃并精心承辦好服務小微企業成長暨2017年民企“雙對接”活動月。
此外,更好發揮“三名”工程示范引領作用。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在浙江的試點,支持有條件的地市申報受理窗口,實現商標注冊“家門口”辦理。有序推進在統一市場監管體系框架下的知識產權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進一步優化執法資源,提高監管效率。切實加大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強化對互聯網、電子商務領域商標侵權行為的查處,推進商標信用監管,切實保護商標專用權。
與此同時,繼續發揚“店小二”熱情服務、貼心服務、精細服務的精神,持續開展“當好店小二、服務助成長-——萬名工商(市場監管)干部連萬家小微企業”服務活動。當好宣傳員,為企業提供商事制度改革、“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市場主體升級、民企“雙對接”、支持特色小鎮建設等政策舉措的宣講和指導。當好幫扶員,鞏固和深化工商(市場監管)部門服務創業創新示范點建設,年內全省新增100個示范點。整合品牌指導站、護密維權指導站(點)等功能,建立品牌培育庫,加強商標注冊、品牌保護、商業秘密保護宣傳,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當好信息員,加強與上級工商部門、園區管理機構、有關職能部門等單位的對接聯系,主動做好各類市場主體登記注冊變化的新情況、新特點、新趨勢的分析研判和信息發布。深入開展很優服務窗口創建活動。
亮點三:環境營造,使群眾在經濟轉型升級中有更多獲得感
著眼于市場經濟發展的新變化和市場秩序的新形勢,浙江工商部門圍繞群眾改善環境和保障權益的期待,從打造信用環境、優化消費環境、凈化網絡環境、提升服務環境等方面,創新服務模式和監管手段,營造優良環境。
《若干舉措》明確,大力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強化信息公示對企業的信用約束作用,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浙江),全面歸集涉企信息,全面公示企業注冊、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息,及時公示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加強企業信用監管,對補報年報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實行先檢查后移出的監管措施,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的企業實行聯合懲戒。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執法,建立隨機抽查事項清單、隨機抽查工作細則、隨機抽查管理平臺、隨機抽查結果公開“四統一”的工作機制。結合企業年報信息抽查建立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綜合抽查機制,實現市場監管領域抽查事項全覆蓋,年度隨機抽查比例不低于全部企業的3%,加大對重點監管對象的抽查比例和頻次。探索跨部門“雙隨機”聯合檢查,實現對企業“一次抽查、全面體檢”,營造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
立足當前網絡創新發展的新趨勢和網絡治理面臨的新問題,浙江工商部門將進一步推進和深化與阿里巴巴等電商平臺的戰略合作。加快建立與平臺的數據對接交互機制,實現平臺與監管部門的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發揮政企協同優勢,加大網絡咨詢協作力度,實施聯合打假,聯合打擊炒信。推進網絡經營主體信息交互和信用評價聯動,聯合懲戒網絡失信行為。積極創建“國家網絡市場服務與監管示范區”,促進網絡信用公示和失信懲戒體系建設。
為助力打響“消費環境很優省份”品牌,部署開展放心市場、放心商店、放心網店、放心餐飲、放心景區等系列創建活動,深入推進商品質量承諾、無理由退貨、消費爭議和解、先行賠付等企業主體責任制度落實,強化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和服務領域消費維權。
亮點四:抓住后G20時代新機遇 助力開放型經濟格局
G20杭州峰會,給世界帶來“杭州共識”,更帶給浙江走向世界的重大機遇。浙江省工商局加快推進我省新一輪對外開放,助力構建開放型經濟發展格局,一方面提煉可復制經驗服務改革,全力配合中國(浙江)自貿區改革試點;另一方面,將提升外資企業準入便利化,試點推廣外資企業“一窗一表”登記備案模式。
《若干舉措》明確,按照易操作、可管理的要求,加快推進中國(浙江)自貿區“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清理和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推動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由審批改為備案,推動一批行政許可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積極探索自貿區監管制度創新,及時推廣相關經驗做法。充分發揮工商職能作用,積極助力義甬舟開放大通道、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錢塘江金融港灣等重大規劃項目建設。
試點推廣外商投資企業“一窗一表”登記備案模式。簡化外商投資企業設立、變更程序,對不涉及國家規定實施準入特別管理措施的外商投資企業設立、變更由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備案。積極支持杭州等地試行外商投資企業“一窗一表”登記備案模式,實現工商部門登記與商務部門備案一個窗口辦理、一份表格申請、一套材料申報。在總結經驗基礎上,適時推廣。
這些年,浙江工商推進新一輪對外開放一直在路上。實施外資“審批改備案”,外資企業的設立、變更平均辦理時限從20多個工作日縮減到3個工作日以內,需要提交的紙質材料減少90%以上。積極爭取外資登記授權,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外資企業登記機關達32個,位居全國前列。出臺支持海外高層次人才回歸創業舉措,進一步放寬準入條件,簡化登記材料,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回浙創業營造寬松的準入環境。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將外資企業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社保證、統計證合并為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很大程度簡化辦照程序。重大項目實行綠色通道服務,全省各地對于重大項目,由專人負責接待企業,在企業提交材料齊全情況下,當場受理、當場核準、當場發照。據統計,去年我省新增外資企業3640戶,同比增長26. 9%,新增注冊資本200億元,同比增長21.8%。
浙江省工商局企業處有關負責人表示,G20杭州峰會的召開,彰顯了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化的意志和決心。而作為開放大省的浙江,如何進一步擴大開放,無疑受到世界的廣泛關注。此次《若干舉措》提出支持舟山自貿區改革試點,及試點推廣外資企業“一窗一表”登記備案模式,是浙江省工商局服務助推我省新一輪對外開放的具體彰顯。
(百都會計摘錄自浙江工商行政管理局)
百都會計所摘錄的文章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本網站客服人員,本網站及時撤回,還請見諒。

為深化“很多跑一次”改革,建立“三服務”長效機制,推動政府治理數字化轉型,根據省委主要領導關于企業碼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浙江省經信廳發起并組織企業碼平臺建設、企業服務平臺升級工作。依托企業碼賬戶身份認證及授權機制,打通省市縣各類優質高頻剛需平臺賬戶,做到“一碼互信,一碼暢通”。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擁有了自己企業專屬的企業碼。如果您還不知道企業碼是什么,那么趕..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