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GDP增速預計7.5%左右
小目標基本完成
政府工作報告這樣說:

代表委員這樣看:
省政協委員、省發展規劃研究院總規劃師徐偉金:浙江要把更多資源投向八大萬億產業,形成新的增長優勢。和傳統粗放、低效的投資方式相比,經濟新常態下有效投資取向更為鮮明,應該繼續在“有效”上去做文章,繼續在“有效”上去體現經濟的轉型和創新的發展。
省政協委員、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浙江的實業家們要正確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發展方向鎖定在新興領域、創新領域,才能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省人大代表、浙江中南控股集團董事長吳建榮:浙江通過“四換三名”工程,淘汰了不少落后產能,傳統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技術改造,如今已經初顯成效。只有不斷深化供給側改革,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加大自身研發投入,這樣才能發展更為持久。
解 讀: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下,7.5%左右的增速取得可謂來之不易。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開列了供給側改革的成績單。2016年初,浙江省印發《關于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見》,圍繞七大方面,部署33項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工作,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浙江省生產力水平整體提升,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2017浙江經濟怎么干?
更注重指標背后的“含金量”
政府工作報告這樣說:

省政協常委、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浙江工商大學現代商貿研究中心主任鄭勇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爭取更高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果”的提法,已經在提示大家,不能僅僅把注意力放在實現GDP增長目標上,更要注重如何高質量地實現這一目標。
省政協常委、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黃勇:大家更應關注產業結構是否優化、經濟競爭力是否提高。因此,對該調的結構、該淘汰的產能,絕不能手軟。
省人大代表、浙江開元旅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妙林:政府要加強優化企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提高辦事效率㎡㎡“放水養魚”,將賦予經濟發展更活躍的空間。
省人大代表、西子聯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水福:浙江應抓住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實施機遇,推動制造業向中高端發展,推進民間資本、民營企業和一流軍工技術深度融合發展。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要實現7%的預期性目標,并不容易。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過去一年,浙江正持續加速進行新舊動能轉換。浙江經濟的“頂梁柱”㎡㎡七大產業增加值平均增長8%以上。與之相對,八大高能耗行業增加值趨緩。“只有不斷發展壯大新動能,7%的目標才能咨詢、理想地實現。”
聚焦轉型升級 更加重視實體經濟政府工作報告這樣說:

省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注重企業的硬實力和軟實力,發揚工匠精神,重視工匠制度建設。
省政協常委、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宗馥莉:相比其他行業,傳統制造業與互聯網結合的難度更高,但是潛力也更大。目前主要的問題是沒有找到兩者深入結合的契合點,融合的層次不夠深入,還未能給傳統制造業帶來質的提升和飛越。
省政協委員、寧波歐琳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寧波歐琳廚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劍光:從供給側改革出發,確立“新工匠精神”對于產業升級的戰略意義和時代內涵,加大宣傳和培育企業家群體的“工匠精神”。制定和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支持和指導企業“外引內養”、“校企聯動”,進行系統化的職業技工培訓和工匠梯隊建設。
省政協委員,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傅建偉:必須要抓質量打品牌,以高標準實現高質量形成優品牌。讓浙江的高標準成為國家標準乃至國際標準,讓產品更好地走向國內外更廣闊的市場。
解 讀:制造業是經濟的根基,“浙江制造”和“浙江創造”一直都是兩會討論的熱點。振興實體經濟,不能單靠“守”,更要邁向中高端,而轉型升級既需要新元素的外部“刺激”,也需要由內生發的變革之心。“浙江制造”品牌代表著浙江制造業的區域形象,要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很終把“浙江制造”打造成為中國制造的標桿和領跑者、浙江經濟的金字招牌。
產業改革怎么改? 金融將成重要“推進器”政府工作報告這樣說:

省政協委員、浙江永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永利:農信社改革的深入和持續,需要繼續完善農信社公司治理。積極引進法人股東,提高法人股比例,咨詢確定股權比例。大力吸引私營業主、企業法人等有能力、有意愿參與農信社管理的投資人入股,適當條件下引導具有經營能力的民營經濟主體主導農信社的管理,按出資額多少分配股權,賦予股東真正的監督權、決策權和管理權,提高農信社的決策和管理能力。
省政協委員、浙商創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越孟:以市場化方式放大社會資本與民間投資,投資于實體經濟,尤其是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和領域。在注重政府引導、強調市場主導、強化業績導向、加強監督管理四個方面發力。
解 讀:經過多年的金融改革,浙江在金融創新領域創造了多個“第一”和“首創”;錢塘江金融港灣規劃的落地,更為浙江金融的發展鋪設了宏偉藍圖。作為浙江重點打造的八大萬億級產業之一,浙江金融不斷壯大,金融創新風起云涌。在信貸增速持續放緩的背景下,我省經濟仍保持了平穩增長,與此同時,作為實體經濟的“推進器”,浙江走出了一條金融與實體并重的共融共生之路,成為浙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強大的推動力量。


尊敬的納稅人:根據《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務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規定,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暫免征增值稅。(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的具體范圍,按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財稅〔2016〕36號印發)執行;生活服務、快遞收派服務的具體范圍..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