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兩年完成商品房去庫存目標任務、全省新建商品房可售房源消化周期11.7個月……回顧2016年浙江房地產去庫存,這些數據令人印象格外深刻。而在上述數據背后,是我省有形、無形并舉,市場、民生統籌兼顧,打出了一套精準施策組合拳。
去庫存全面均衡
2016年初,我省就將建立房地產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列入重點改革突破事項,制定了以“穩房價、去庫存、優結構、建機制”為主要內容的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咨詢。6月下旬,省政府印發《浙江省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咨詢》,提出“2017年全省商品住宅庫存消化周期回落并保持在10至16個月的咨詢水平”等具體目標。
年終歲尾“大考”時,浙江拿出了一份全面均衡、扎實亮麗的去庫存成績單㎡㎡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省新建商品房可售房源消化周期為11.7個月。不僅是在杭州這樣的中心城市,在浙北小城嘉善,僅2016年3月,商品房銷售備案就有2377套,環比上漲417%,同比上漲385%,有史以來月成交首次突破2000套。在蒼南縣,2016年全年成交商品住宅7330套,比2015年的3274套上漲124%。
去庫存,很終是要實現房地產行業健康、平穩、可持續發展。2016年全年,全省商品房銷售8637萬平方米,比2015年增長44.3%,繼2015年比上年增長28%創歷史新高后再創新高。不僅杭州商品房銷售高速增長,連市場一直不溫不火的三四線城市商品房銷量也一路攀升,庫存去化周期也一路縮短。
據省房地產監管分析平臺統計,2016年全年,11個設區市市區商品房銷售面積比上年增長39.1%,33個重點縣(市)商品房銷售面積比上年增長43.4%,21個一般縣商品房銷售面積比上年增長36.5%。這組數據表明,浙江本輪去庫存著力均衡,成效非常顯著。至2016年年底,浙江提前兩年全面完成商品房去庫存目標任務。
需求供給同發力
怎樣把去庫存和滿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結合起來?這是我省在去庫存過程中著力破解的一道難題。
拆遷安置,多年來一直是“城市更新”的主要手段,但大量建設的安置房小區,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商品房市場的客戶。2015年11月,海鹽提出將逐步取消保障性住房、拆遷安置住房建設,轉為貨幣補償方式實施安置。
“貨幣化安置”產生了奇效㎡㎡當年海鹽縣貨幣化安置的幾百戶居民中,多數選擇購買商品房,而且一買就是兩套。海鹽縣城不大,整體的庫存也只有兩三千套,這股由貨幣化安置激發的購買力就顯得尤為強勁。“海鹽的庫存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低過。”一位海鹽當地的房產從業人士說。
各地探索實踐,有關部門也發布了相關政策意見“保駕護航”。2016年1月至11月,全省實施棚改貨幣化安置7.54萬套,占當年我省棚改開工總套數的32%。貨幣化安置比率同比提高了20.6%,在當年棚改拆遷中貨幣化安置協議數量占到同期協議數量的71%。棚改貨幣化的衍生品㎡㎡“房票”,同樣成為2016年去庫存工作中一招效果顯著的新招。紹興、金華、義烏、衢州、奉化、湖州等地均采用“房票”的方式,更加直接地將拆遷戶轉化為購買力,既推動了農民市民化,也助推了去庫存。
“組合拳”不止于此。加大住房公積金支持力度、實現土地供應與庫存掛鉤……一系列的做法,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除了需求側發力,不少房地產企業也從供給側下手,深挖用戶需求,尋找市場空間與機遇。從總體看,省內三四線城市市場供需關系飽和,但符合市場需求的精裝修產品,在這些城市中較為少見,一些國內知名房企,2016年密集布局我省三四線城市成績斐然,正是在產品升級上動足了腦筋,做出了新意。
改善民生促需求
2016年,杭州市民小周賣了原本67平方米的舊房,置換了一套128平方米的精裝修新房。據杭州透明售房網統計,2016年,杭州主城區新建商品住宅戶均簽約面積為115平方米,創下了近6年來的很高值;從住宅戶型結構分析,100平方米以上房源占比42%,比上年增長3%,增長集中在100平方米至140平方米的初次改善型房源戶型區間。改善,成為2016年樓市的一股中堅力量。
三四線城市亦如此。新湖景城,一個位于衢州西區占地面積760畝的超級大盤,目前住宅部分僅牡丹園小高層在售,其余均已售罄。項目營銷人員介紹,客戶基本來自衢州城區,成交放量完全來自本地的內生需求,尤其是城區需求的集中釋放。
改善性需求、內生性需求的增長,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居民購買力的提升,只有人們的口袋鼓了,加上適當的政策鼓勵,才會迅速激發出房地產去庫存的“洪荒之力”。
有關部門注意到,較強購買力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房價上漲。據全省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指數,2016年全年12個月均保持上漲。從3月份開始,進入環比1%至2%的漲幅區間;8月份達到2.4%,9月甚至達到2016年的很高值4.1%。2016年第三季度,杭州等重點城市房價存在上漲過快的危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為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我省果斷采取調控措施“穩房價、防風險”,在杭州等重點城市采取調控措施后,全省環比指數迅速回落,保持了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
短評:
繃緊樓市健康發展這根弦
細品2016年浙江去庫存成績單,可圈可點。省委、省政府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令必行,認認真真謀劃、扎扎實實施行。不僅提前兩年達到預定去庫存目標,更難得的是在二三四線城市均衡去化、周期轉換波瀾不驚,沒有出現畸熱畸冷、大漲大落的市場風浪,既穩定了房地產當前發展,又著眼長遠,可謂是一份高含金量的去庫存成績單。
發展的關鍵是改革、動能在改革、成敗看改革。改革創新是我省去庫存組合拳的根和魂。從一城一策的創新,到棚改貨幣化、房票的推行;從住房公積金“入市”改革,到城市分類監測細化,在錯綜復雜的市場博弈中,我省各地各部門見招拆招,推出一項項改革創新舉措,精準調控市場,咨詢引導預期,摸索出一套政府與市場定位明確、問題導向與效果導向良好的組合拳,堪稱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浙江樣本”。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睒鞘械摹爸黝}曲”已經從去庫存轉向防風險。相信,繼續精心打磨這套經過實戰檢驗的浙江版樓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組合拳,我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將日臻完善和成熟。


尊敬的納稅人:根據《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務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規定,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暫免征增值稅。(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的具體范圍,按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財稅〔2016〕36號印發)執行;生活服務、快遞收派服務的具體范圍..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