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新開了一個廠,只在晚上開工,村民反映臭味刺鼻,望處理。”9月5日,根據黃壇鎮峰山村綜治管理網格員吳景會上報的線索,寧海縣寧西環保所迅速查處了這家違規生產的鋁灰廠。
34歲的吳景會被村民叫作“阿會”,原先是村里的文書,現在有了綜治管理網格員和便民服務網格員兩個新身份。
為推進鄉村治理,針對原有村級事務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待遇較低、工作不主動等問題,去年以來,寧海縣將綜治員、統計員等涉及13個部門業務、24類村級事務人員整合為便民服務、綜治管理、文衛聯絡、林水巡查“四大員”,并規范職責,強化考核。改革后,人員數量削減73%,平均年齡降幅近5歲。
“以前峰山村有村郵員等近20個崗位,由8個人承擔,他們有的不住村里,工作量很小報酬卻不少;有的崗位工作繁雜,年報酬卻很低。”黃壇鎮黨委委員趙睿利說,整合后,阿會的收入從每月400元提至近3000元。而她兩個新崗位的職責,相當于以前綜治員、統計員等18個崗位的總和。
整合重在提質增效。一批業務水平低、服務意識差、不愿改進的村級事務人員被淘汰。阿會說,工作日她必須坐班辦公,還要熟悉辦事流程,經常走訪巡查,“季度星級考評優秀會有獎勵,干得不好可能被扣罰。”
整合帶來的新變化,讓82歲的村民蔣昌根深有體會。“現在在村里隨時可以找得到辦事的人,我如果要辦事,不用下山去鎮里,直接找阿會就行,她白天肯定在。”
據了解,這次村級事務人員整合工作同“很多跑一次”改革、基層治理四平臺建設結合,可以發揮村級事務人員在鄉村治理中的神經末梢作用。
自整合完成以來,該縣累計辦理各類村級事務3.02萬起,其中2.57萬起由村級事務人員協辦代辦,占總數85%以上,相比整合前提升近26%,月均辦事數增加91%。

尊敬的納稅人:根據《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務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規定,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暫免征增值稅。(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的具體范圍,按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財稅〔2016〕36號印發)執行;生活服務、快遞收派服務的具體范圍..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