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政府建設是落實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塑造政府公共服務理念、完善政府治理的全方位、系統性、協同式的一場深刻變革。應把數字政府建設作為構建推動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再創營商環境新優勢、引領數字時代政府改革與治理能力建設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加快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促進政務服務的業務重組與流程再造,積極打造省級數字政府樣板,為國家實施大數據戰略和數字政府建設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浙江經驗。
以數字政府建設引領數字浙江發展
數字政府是建設數據強省和數字浙江的重大標志性、引領性工程,是深入貫徹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部署實施數字浙江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促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浙江的數字政府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特別是聚焦“很多跑一次”改革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信息孤島”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線上線下融合的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扎實推進,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顯著提升。但需要指出的是,數字政府建設管理體制分散化、系統建設孤島化、建設力量碎片化的情況仍一定程度地存在,重硬件建設輕應用軟件開發、重項目建設輕后續維護管理、重數據收集輕后續開發應用的“三重三輕”現象仍較為突出。
究其原因,一是大量數據仍沉淀在各部門信息系統中,未能充分發揮利民惠民和支撐政府決策的作用,網上政務服務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依然存在;二是數據共享和應用仍缺乏數據資源確權、開放、流通和交易的制度保障,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跨業務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亟待加強;三是數字政府建設的指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和評價體系仍顯滯后,數字政府建設尚缺少科學、量化的考核標準和評估依據。
為此,應大力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加快構建數據共享、流程再造、數據體系構架“三大模型”,著力構建統一安全的政府大數據平臺,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深度融合,切實提升政府現代治理能力,引領數字浙江發展。
充分借鑒國際國內經驗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
縱觀英國的政府數字化戰略、美國的開放政府計劃、加拿大的開放政府草案等政府數字化轉型策略,都將發展數字經濟作為反哺數字政府發展生態的內生動力,將數據開放共享作為發揮互聯網政務乘數效應的關鍵之舉,將提升數字素養、重塑公共服務價值與觀念作為促進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軟實力。國內相關省市也將政府數字化轉型作為提升政府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增強發展動能的重要機遇加快推進。
樹立“數字政府即平臺”理念。英國將“數字政府即平臺”作為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思想和核心內容,內閣辦公室專設數字服務小組提供通用共享平臺,借鑒私營部門經驗創新政府數字服務和監測評估體系,提升服務設計能力并降低運行成本;廣泛吸納社會力量提供政府數字服務,將企業和第三方平臺作為政府數字服務的延伸和擴展。貴州省建立了全國首個推進政府數據資源整合、共享、開放和利用的“云上貴州”平臺,實現了政府數據信息的融會貫通和應用,大幅提升了服務效率,優化了營商環境。上海市作為全國省級層面第一個提出建設“智慧政府”目標的城市,提出建成政務“一網通辦”總門戶,構建全市數據資源共享體系。廣東省出臺了《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咨詢》,由省內知名互聯網企業與三大電信運營商合資成立“數字廣東”公司,采用自主安全可控的云平臺技術構建數字政府政務云平臺,推出了全國首個集成民生服務的微信小程序及民生服務平臺“粵省事”。
著眼政府改革推進數字化轉型。通過構建“管運分離”的數字政府建設管理新體制,既實現了工具層面的信息化和數字化,更推動了政府改革的縱深發展。一是要以人為本,基于網絡用戶數據和使用習慣分析掌握并響應民眾需求,基于互聯網設計原則、數字服務標準和技術實施準則為用戶提供穩定可靠的政府數字服務體驗;二是高度靈活,通過優化政府采購、協同治理、案例分析、人力配置、技術使用等措施,提升平臺共享能力;三是開放包容,提供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以及高效能的在線服務,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基于身份特征的服務選項;四是未雨綢繆,積極研究2020年以后的數字政府發展規劃,通過政策制定促進政府改革轉型。
不斷優化政府數字化轉型推進機制。突出以用戶視角和需求加強服務管理的理念,推動“以部門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管理模式的主動變革,倒逼各級政府線上線下政務服務流程再造、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一是營造政府數字文化氛圍,通過培訓提高政府人員數字素養,提升數字化思維和數據分析應用能力。優化數字工具、流程和治理體系,為政府人員創造適應數字化的工作環境,提供數字服務經典案例并使之成為標準的政府業務流程。二是提供數字、數據和技術職業機會,招聘技術和數字化專家擔任政府部門領導職務,設立數據咨詢委員會。三是消除政府部門數據共享障礙,有效促進政府數字服務的業務重組與流程再造,打造政務服務鏈。四是建立強有力的安全標準,采用可靠的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措施贏得民眾信任;五是利用“區塊鏈”等技術公開透明、可追蹤不可篡改等特點深挖信用價值,結合政府數字化轉型打造智信社會。
構建七大體系助推政府數字化轉型
依托浙江信息經濟大省的優勢深化“很多跑一次”改革,緊緊圍繞建成“掌上辦事”之省和“掌上辦公”之省的目標,以“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扎實開展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工作。強化系統工程思維,注重做好頂層設計,全面梳理省直部門和各地政務信息系統建設情況,構建數字政府建設管理制度框架和標準規范體系,協同推進全省數字政府建設,推動“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
構建信息互聯互通的平臺支撐體系。借鑒“數字政府即平臺”理念,打造統一安全的政務云平臺、數據資源共享共用的大數據平臺和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形成大平臺共享、大數據慧治、大系統共治的頂層架構,建成省級統籌、部門協同的“互聯網+政務服務”新體系。基于政務OA和釘釘應用實現智能隨身、高效便捷的全平臺實時提醒、全天候處理公務、全方位監督管理,實現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
構建數據融合匯聚的信息共享體系。探索貫穿數據全生命周期的治理新路徑,著力破解影響數據共享開放的體制和技術難題。依托省級政務云平臺實現全省政務數據的融合匯聚,根據統一的數據采集與交換標準推動數據資源共享開放、部門間數據標準對接和系統互聯,以流程再造實現跨部門、跨系統、跨地域、跨層級高效協同。按照物理分散、邏輯集中的模式,積極探索區塊鏈、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在數據共享中的應用。加快建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目錄,明確政府部門間共享協同的責任和義務,實現各類基礎信息庫和業務信息庫的聯通。在保障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很大限度地向社會開放“負面清單”之外的政府數據,充分挖掘和釋放政府大數據“紅利”。
構建政企合作共贏的協同推進體系。進一步完善政企合作機制,支持企業按照市場化、法治化規則參與數字政府建設。發揮省內互聯網企業和電信運營商技術優勢,鼓勵熟悉政務業務的實力企業參與政府數字化轉型。通過開放數據吸引社會力量共建政府數字服務平臺,保持平臺體系的開放兼容,確保平臺體系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優化拓展。
構建流程持續優化的服務供給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供給能力,解決群眾日益增長的網上政務服務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注重從用戶實際需求而非政府部門自我判斷出發,扎實開展用戶需求分析和建議征集,基于用戶體驗和線上線下流程銜接優化擴展服務廣度和深度,從根本上改善用戶體驗,不斷提升信息惠民能力和水平。探索創新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新形態,做到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全面激活大數據在政府治理、民生服務、產業和金融服務等領域的政用價值、社會價值和商用價值。
構建安全可管可控的安全保障體系。先行先試推出政務信息資源共享與交換的地方規范和標準。盡快開展數據流動和利用的地方監管立法,加大對數據安全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對數據采集、存儲、開發、應用等進行明確的法律界定和規范,厘清數據擁有者、使用者、管理者各自權責。立足技術自主可控加強網絡和信息安全保護,明確各方安全保密責任,建立協同配合的信息安全規范、監測、通報、響應和處置機制,確保政府數字化轉型的有序推進和平穩運行。
構建內容深度挖掘的政府決策體系。構建人機協同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集成應用系統,完善項目立項審批機制,加強基層電子政務能力建設,形成“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機制。以服務數字政府建設為核心,以“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模式建立新型重點專業智庫,組織開展政府數據治理、政務大數據平臺管理、政務數據使用規范與制度、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大數據應用等領域的決策咨詢研究。
構建制度健全規范的評估考核體系。借鑒國內外數字政府評估體系,從政府治理精細度、公共服務體驗度、數據共享與開放價值度、制度規范包容度以及數字基礎設施感知度等方面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形成系統科學、多維度、可操作的評估框架。建立健全效能評估和監督考核制度,積極引入第三方機構定期對數字政府績效評價、政企合作等內容進行監督評估。發揮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作用,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以惠民效果和群眾評價檢驗考核數字政府建設。

尊敬的納稅人:根據《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務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規定,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暫免征增值稅。(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的具體范圍,按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財稅〔2016〕36號印發)執行;生活服務、快遞收派服務的具體范圍..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