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走進位于南湖區鳳橋鎮星火村的“嘉興世合”有機農園,探訪這里原生態的環境、從臺灣引進的新品種及新技術等。喝豆漿長大、立體栽培、自然授粉、“計劃生育”……在一座座現代化的鋼管大棚里,農場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一只瓜的有機農業之路。
“這里的土壤經歷了三年的休養生息,有機質含量從原來的0.8%左右提高到接近4%!”據工作人員介紹,他們運用了稻殼還田、種植黑麥草等“土方法”,慢慢將丟失的地力找了回來。除了土壤,水質也是發展有機農業的一道“坎”。為此,農場采用土溝施工,統一建設雨水集水渠,儲存至園區內的雨水收集池中,以凈化雨水取代河水進行灌溉,保持田間不受任何污染。
走進蔬果大棚,一株株被吊起來、垂直生長的瓜藤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里有96個大棚,種植著甜瓜、苦瓜、黃瓜、番茄等20多個品項的瓜果,而且全部采用立體栽培。”據工作人員介紹,立體栽培有其天然的優勢。瓜果離開土壤生長,不僅可以享受均勻的光照,還能減少土壤帶來的病蟲害侵襲。同時,立體栽培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單位面積的產量。“不過,為了追求很高的品質,我們一棵藤上只保留一只瓜,是名副其實的‘計劃生育’。”工作人員指著一株瓜說,這是7月份即將上市的網紋甜瓜,因為一株藤只結一只瓜,因此這只瓜的市場價可達298元!
不僅如此,記者發現,每個大棚門口均放置著一只蜂箱,勤勞的蜜蜂正兢兢業業地勞作著。自然授粉加之人工技術的輔助,遵循了大自然的規律。而大棚里,一個個碩大的黑色大桶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桶里的液體提供了作物每天生長所需的養分。農場給作物灌溉時在這些黑色大桶里加入了微生物營養液,以提供作物所需養分并且可以制菌抑蟲。“主要成分為黃豆、白糖和蔡18菌,發酵之后可產生有效氨基酸,我們農場的產品可以說是喝豆漿長大的有機蔬果!”
據介紹,世合農場承續臺灣安全高質量管理種植模式,引進臺灣農業的栽培技術。田間植物使用微生物營養液來提供作物所需養分并制菌抑蟲,同時配套使用生物方法防止病蟲害,完全取代農藥及化肥的施用。“我們每一只瓜的生長過程皆可追溯,每個品項都有‘身份證’,完全透明化。”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種子采購來源到很后采收階段,所有生長過程及操作細節全部有系統地輸入履歷平臺,并對外開放提供給消費者網上查詢,使消費者安心選購食用。

公司轉讓網和百都會計有限公司達成戰略發展合作協議,雙方就公司項目發展達成深度合作協議。2016年6月百都會計有限公司將旗下公司轉讓頻道全國公司轉讓資源全面與公司轉讓網合作運營,期待雙方合作能夠為企業帶來更方便的交易資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