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里以后不能再游泳了,知道嗎?”
“知道啊,游了這一次不會再來了。這里已經死了13個人。今后,這里不能再游泳了。”
昨天上午,市區新氣象路西側的蔣水港親水河道,一名男性游泳愛好者游了一次后上岸離開。整條河道里顯得很冷清。
河道的兩岸,相關勸導牌、電子顯示屏等正在安裝。這些設備都在進行“不要再在這條河道游泳”等內容的宣傳。
記者了解到,今后,這條曾給人帶來歡樂抑或悲痛的河道,將關閉它的游泳功能,在這里游泳的時光將成為永遠的記憶。
溺亡悲劇年年發生
為有效滿足市民入河游泳需求,2009年7月10日,經過施工建設后,蔣水港野外游泳場對外開放。11天后,“蔣水港野外游泳場”更名為“蔣水港親水河道”。
相關資料顯示,蔣水港親水河道全長480米,很深處達2.6米,很淺處1.0米,水深由兩岸向中間逐級遞增(1.0米、1.4米、1.8米、2.6米),2.6米與1.8米交接處設有泳道線,區分深水區和淺水區,緊貼泳道線有浮筒柱顯示當日水深。
親水河道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受到了眾多人的歡迎。據了解,這條河道正式對外開放當天正值周末,有2000多人競相夜游,盛況空前。據統計,截至2013年,已經超過24萬人來此游過泳,這里也成為嘉興游泳人數很為集中的水域。
然而,這條受市民歡迎的親水河道從開始到現在,悲劇連連,備受關注。
2009年7月25日,一對中年夫婦在這里夜游,水性一般的妻子在水中被繩子絆倒,沉入水中。由于光線太暗,正在旁邊游泳的丈夫并未察覺。等到發現時已經太晚,女子溺亡。2010年,又發生了兩起溺亡事故;2011年、2012年、2013年,每年都發生3起溺亡事故;2014年5月24日,這里又發生一起溺亡事故,這是今夏蔣水港親水河道的第一起溺亡事故。
從2009年至今,蔣水港親水河道一共發生了13起溺亡事故。這里之所以經常發生溺亡悲劇,很大的原因是游泳者對這條河道不熟悉,河道存在安全隱患。
悲劇年年發生,很多人呼吁將其關閉。河道存在的安全隱患,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由此也采取過不少措施。但是,要徹底杜絕悲劇的發生卻不是那么容易的。
景觀河道取代親水河道
昨天,記者在蔣水港親水河道看到,緊鄰河堤的所有水域,都被放置了生態浮島,上面種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這些浮島被緊緊地連在一起,將整個河道包圍成一個長方形的水域。有了這個圈,來游泳的人要下水,著實有些不容易。河道中間,以往幾根泳道線的浮筒柱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幾個大的生態浮島。
河道的兩岸已經豎起了15塊勸導牌,勸導大家不要再來這里游泳。此外,6塊電子顯示屏正在安裝。
“電子顯示屏安裝完畢后,將24小時顯示警示語,勸導大家不要再來這里游泳。”嘉興市水利局相關人士表示。
據了解,市水利局從今年3月開始,就對蔣水港親水河道進行整改,撤除了水位欄桿和泳道漂浮護欄,并在沿岸陸續放置了生態浮島。
此次整改基于幾方面來考慮:一方面,河道溺亡事故頻頻發生,河道存在安全隱患;另一方面,這條河道水質并不是很好,需要改善。因此,結合五水共治的大環境,蔣水港親水河道又被提上了日程,讓其回歸到河道的原本屬性,成為一條景觀河道。2013年末,相關部門就此進行申請,并得到了批復。
據市水利局相關人士介紹,目前,這些水生植物還在成長初期,其作用還不是很明顯。等到了豐盛期的時候,它們的長勢就會非常好,遍布所在的水域。到了那個時候,整個河道靠岸的地方將形成一個寬度兩米多的水生植物環形帶,看不到水面。而河道中間也將形成一個個水生植物帶。到那個時候,這條河根本就不再適合游泳。
記者看到,早在之前,相關部門在河道的西北角水域就進行了試點。現在,這里的水生植物已經將河沿岸的水域封了起來。不但水質變好,也沒有人從這里下水游泳,效果很明顯。這也是整條河道全部推廣的主要原因。
為了防止還有人再來游泳,這次的工作做得很徹底。相關部門除了增加上述硬件設施外,還會派人在河道邊巡邏。巡邏人員每天兩班,從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為一班,下午4點到晚上10點為一班,每班兩個人。
“我們還會進行大量宣傳,希望廣大游泳愛好者不要再來蔣水港親水河道游泳。”該相關人士說。

公司轉讓網和百都會計有限公司達成戰略發展合作協議,雙方就公司項目發展達成深度合作協議。2016年6月百都會計有限公司將旗下公司轉讓頻道全國公司轉讓資源全面與公司轉讓網合作運營,期待雙方合作能夠為企業帶來更方便的交易資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