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浙江省政府辦公廳文件要求,自今年7月1日起,設區市主城區永久性關閉活禽交易市場。冷鮮禽肉、冷凍禽肉將成為公眾消費禽肉的主要方式。南湖區也不例外,7月1日正式實施家禽殺白上市,市區各大農貿市場都將只能買到殺白家禽。(詳見7月1日《嘉興日報·南湖新聞》)
為了有效防止人禽之間的疫病傳播,殺白家禽銷售在市區部分農貿市場試點已半個多月,但“馬大嫂”們卻不領情。在筆者看來,作為一種新型銷售模式,殺白家禽要走上百姓餐桌需要邁過三道“坎”。
一是營養觀念的認識關。人們向來對活殺現賣的家禽情有獨鐘,擔心殺白家禽不夠新鮮、口味變差、營養價值流失,其實這存在認識誤區。據有經驗的廚師介紹,活殺家禽和殺白家禽的口感幾乎是一模一樣的,至于肉食營養價值,后者反而更高些。看來,市民大可不必擔心殺白家禽品質降低,“殺白家禽不如活雞鴨”的觀念需要改變。
二是家禽品種的辨識關。“馬大嫂”們很大的顧慮是如何辨別殺白家禽的質量,比如現在的雞品種很多,價格相差可達幾倍,買活雞時,還可以根據雞的外觀、個人經驗判斷雞的優劣,但殺白后再分辨就難了,怎樣幫助消費者辨識殺白家禽的品種和質量非常重要。南湖區實行雞鴨定點屠宰,由檢疫人員全程監督,并為每一只殺白家禽配上腳環,這些做法能夠消除市民顧慮,放心購買殺白家禽。
三是餐飲革命的共識關。家禽定點屠宰、不買活雞鴨改吃殺白雞鴨被稱作一場“餐飲革命”。革命要想成功,社會上下必須達成共識:首先是禽流感防控的需要,畢竟食用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其次要建立正確的觀念——改吃殺白家禽是一種更為綠色健康的生活及消費方式;很后,農貿市場不賣活雞改賣殺白家禽,還能夠大大改善市場的衛生狀況。
邁過這三“關”,相信殺白家禽也能像生豬集中屠宰銷售一樣,習慣成自然地登上普通老百姓的餐桌。

公司轉讓網和百都會計有限公司達成戰略發展合作協議,雙方就公司項目發展達成深度合作協議。2016年6月百都會計有限公司將旗下公司轉讓頻道全國公司轉讓資源全面與公司轉讓網合作運營,期待雙方合作能夠為企業帶來更方便的交易資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