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市中心的商業街,秀州路是市民購物的好去處。可是,對于有車一族來說,高峰時段要通過這里卻不容易。近日,南湖區城管大隊建設中隊聯合社區,通過劃定非機動車停車位、定人定點勸導等方式,讓秀州路的通行狀況得到明顯好轉。
整治效果初步顯現
昨天上午8點30分,記者來到開盛小商品市場旁的秀州路上,雖然早高峰尚未結束,但通行情況良好,占道經營或停車的現象也并未出現。
“電瓶車請停到人行道上。”“汽車請停到北面的停車場,謝謝。”記者看到,秀州路兩旁,3名身穿紅衣的志愿者正在不停地勸導在路旁停車的車主。其中一名志愿者顏樹林告訴記者,他家住在南湖街道煙雨社區,原是一名殘疾車車主,在我市“三小車”退運后,社區為他提供了一個公益性崗位。對于秀州路擁堵的狀況,顏樹林有很深的感觸,“以前我開殘疾車的時候,到這里根本就開不過去,堵起來有時候要半小時。”
開盛小商品市場一位店主告訴記者:“這條路整治之前,一到上下班高峰就沒法看了,路邊上還有個公交站臺,路兩邊車子橫七豎八停著,我們在路邊上被車喇叭聲吵得腦子都疼。”
共同守護道路通暢
顏樹林表示,和他一同做這份工作的還有5名同事,6個人被分為兩班,輪流值勤,“做這項工作很不容易,與車主和店主打交道時要注意態度,既要達到路面通暢的目的,還不能與他們產生沖突。”顏樹林表示,除了城管志愿者外,常駐秀州路的還有兩名城管隊員和一名協管員。
南湖城管大隊建設中隊中隊長鄭卓舟告訴記者,這條路之所以“腸梗阻”,一方面是路面狹窄,另一方面是小商品市場周邊的非機動車停車位不足。為此,南湖區城管大隊建設中隊在市場北面的停車場上劃出一塊區域,用柵欄隔起來,專門用于非機動車停放,“接下來,我們設想在那里添設遮陽棚,以期讓更多的車主把非機動車停到這邊來,而不是隨意地停在路邊。”
城管有了老娘舅
在秀州路與環城北路交叉口南側,丁家橋社區城管服務站十分引人注目。“這是全市第一個社區城市管理服務站。”服務站值班隊員蔡健告訴記者,前來咨詢或反映情況的市民不少,“能夠協調,我們便請老娘舅來協調一下,不能協調的話再反映到中隊。”
蔡健口中的老娘舅正是丁家橋社區遠近聞名的老娘舅孫喜文,從今年3月社區城管服務站成立起,孫喜文就多了一份“兼職”,為城管調解相關糾紛。
孫喜文表示,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糾紛調解起來難度不小,“前幾天,社區里兩個鄰居因為安裝空調的事情發生糾紛,投訴到城管服務站,服務站將他們的調解申請交到我這里,在找準矛盾焦點后,我把兩家人找到一起面對面協商,很后圓滿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秀州路的管理也體現出老娘舅與城管的配合。“許多城管無法解決的糾紛,在老娘舅這里迎刃而解,老娘舅調解不了的糾紛,城管可以進行執法。”蔡健表示。

公司轉讓網和百都會計有限公司達成戰略發展合作協議,雙方就公司項目發展達成深度合作協議。2016年6月百都會計有限公司將旗下公司轉讓頻道全國公司轉讓資源全面與公司轉讓網合作運營,期待雙方合作能夠為企業帶來更方便的交易資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