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或傍晚,南湖區大橋鎮由橋村的陳富強總是習慣來到家門口的方升橋港河道沿線走一走,呼吸下新鮮空氣,放松下疲憊的心情。讓他欣慰的是,河水變清了,魚蝦又重現了,“我把漁網放到河里,幾乎每天都有‘收獲’。”
陳富強是典型的養豬戶,存欄多達幾百頭。2個月前,他下決心拆除了面積200多平方米的豬舍,并投資10萬元左右轉產搞起了藏紅花種植。他樂滋滋地說:“家里吃飯再也不擔心蒼蠅了,晚上也可以睡個安心覺了!”
行走在南湖區各個鎮,眾多農戶家的豬棚已經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里。到6月底,南湖區就有11899戶農戶拆除了違建豬舍共235萬多平方米。而放眼全市,拆除違建豬舍達664.26萬平方米。
近日,記者從市建委和市“三改一拆”辦獲悉,除了違建豬舍外,其他的各類違法建筑拆除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今年上半年,拆除各類違法建筑1136.74萬平方米,拆違量居全省第三。
嘉興拆違動真格
拆違量全省領跑
海寧許村鎮孫橋村是“中國家紡第一村”的發源地,從上世紀80年代起,幾乎家家戶戶從事織機加工,是海寧排摸出的違法建筑嚴重村。
不過,從今年起,許多農戶先后拆除了違法建筑。上月上旬,孫橋村黨總支書記戚永明也請來了專業拆房隊,拆除了違法建筑。按照鎮里部署,到8月底,全村20多個大戶必須完成拆違工作。
而這背后,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動真碰硬。6月上旬,海寧市紀委監察局、市委組織部對5名拆違不力的村書記進行停職處理,并要求于這個月的15日前拆除到位。在此影響下,拆違工作扎實推進,到目前海寧已累計拆除各類違法建筑超過300萬平方米。
其實,今年以來,在全市各地,圍繞“清三河”、春季水環境綜合整治等專項行動,全面深入推進“三改一拆”,并開展了“截污清源”拆違百日攻堅行動,全面拆除“三河”沿線污水直排、污染嚴重的違法建筑和違建養殖棚舍,完成了153條垃圾河河面垃圾清理。此外,還全面啟動并強勢推進河道、公路、基本農田、建成區違法建筑拆除“百日攻堅”行動。
市“三改一拆”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到6月底,拆除各類違法建筑1136.74萬平方米,完成上半年市下達任務,拆違量居全省第三。統計還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三改”開工面積751.18萬平方米,通過“三改一拆”行動拆出土地面積1144.38萬平方米。
年內基本拆除違建豬舍
眾多農戶要和養豬說“再見”
由橋村是典型的養豬大村,全村有600多戶農戶養豬,每年生豬的出欄量超過30萬頭,成了大橋鎮名副其實的養豬第一村。
如今,在該村,一排排違建豬舍先后被拆除。該村黨支部書記魏良告訴記者,去年該村已拆除了6500多平方米的違建豬舍,今年將剩余的9500平方米違建豬舍全部拆除,“今后村里再也聽不到豬的嚎叫聲了,也聞不到豬糞臭了。”
南湖區是全市生豬養殖重點區域,在去年已拆除近200萬平方米違建豬舍的基礎上,各鎮強力推進違建豬舍拆除工作。很近一個多月,全區保持日均拆除違建豬舍超3萬平方米的速度。
到6月底,全市共拆除違建豬舍達664.26萬平方米,超額完成上半年拆除違建豬舍602.2萬平方米的階段性目標任務。豬舍拆除了,農村的空氣質量和水體質量得到改善。南湖區農戶肖根富時常到河里去捕魚,他高興地說:“現在環境好多了,心情也舒暢了。”
記者了解到,根據市政府要求,年內將基本拆除違建豬舍。目前,全市各地正強力推進中,眾多農戶紛紛轉產轉業。余新鎮普光村農戶朱阿毛也帶頭拆除了家里的違建豬舍,搞起了蝸牛養殖,收益并不比養豬差。
全面推進“無違建”
記者采訪獲悉,雖然嘉興“三改一拆”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總體來看,相關配套政策有所滯后,全市區域還存在不平衡現象,距離全年的目標任務壓力仍不小。
市“三改一拆”辦有關人士介紹,下半年,將組織開展“拔釘清障”拆違百日攻堅行動,再掀拆違新高潮,有序引導違建拆除重心由涉農領域轉向非農領域,重點突出集鎮區、城郊接合部、工業園區等區域疑難戶、困難戶、釘子戶違法建筑拆除工作,鞏固主要道路、河道沿線拆違成果,使“無違建”創建行動力度不減、聲勢不降、精神不散,為全市完成年度任務和年底省級驗收夯實基礎。
據悉,市相關部門還將以暗訪抽查為手段,建立常態化“無違建”創建推進模式,并啟動“無違建”示范鎮(街道)驗收和“無違建縣(市、區)”考核準備工作。同時,還計劃組織開展“無違建”創建現場會,同時加大拆、改、用的力度,因地制宜利用好拆后土地,努力落實拆后土地規劃和利用“零死角”。

公司轉讓網和百都會計有限公司達成戰略發展合作協議,雙方就公司項目發展達成深度合作協議。2016年6月百都會計有限公司將旗下公司轉讓頻道全國公司轉讓資源全面與公司轉讓網合作運營,期待雙方合作能夠為企業帶來更方便的交易資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