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百都會計是一家專業辦理公司注冊、代理記賬的財務咨詢公司,為廣大百都用戶搜集全國有關稅務、工商、會計、商標等事件、新聞、政策。具體內容如下:
上海作為全國首個開展營改增試點的城市,自2012年1月1日至今已逾5年。近日,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胡怡建教授團隊歷時半年時間,充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技術,全面分析評估了上海營改增5年實施情況及成效,形成了《上海營改增5年試點成效分析報告》,詳細解讀企業減稅這本“小賬單”,細算營改增對于改革激發新活力、涵養新稅源、助力上海轉型升級的“經濟大賬”。
營改增先行先試上海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在我國經濟處于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攻堅時期,將增值稅制度引入服務領域,消除服務業內部以及服務業與工商業之間重復征稅弊端,不僅是完善我國稅制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迫切需要。從2012年營改增在上海先行試點,到2016年營改增試點全面實施,上海對我國營改增起到了先行先試、示范引領和積極推動作用。
數說減負效應上海營改增5年減稅近2000億
營改增消除了重復征稅,形成了完整的稅務抵扣鏈條,改革效果主要體現在全行業實現減負、減稅額增加、減負率提高和稅負率降低等指標。自2012年實施營改增試點以來,上海營改增5年累計減稅總額達1967.3億元,并呈現逐年遞增的態勢。說明隨著營改增向縱深發展,減稅效果逐步得以體現,總體減負成效顯著。
宏觀視角審視營改增 當好經濟發展促進派
營改增在帶動投資、消費和凈出口增長的同時,順應了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成為我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很為實在有效的重要舉措之一。由于避免了重復征稅,減輕了行業稅務負擔,消除了服務業發展的稅務制度性障礙,對于上海加快服務業發展,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體的產業結構,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上海2012年實施營改增試點后,經濟結構持續優化,2011年至2016年,第一產業占比由0.7%降為0.4%;第二產業占比由41.3降為29.1%;第三產業占比由58%提高至70.5%,并逐年上升。
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營改增后企業外購設備和不動產增值稅允許抵扣,對企業加快設備更新和商業不動產購置產生較大激勵效應。營改增不僅降低了稅負,更拉長了產業鏈,推動主輔分離發展,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并對企業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具有積極推進作用。特別是對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簡易征稅,有利于減輕小規模企業稅負。
來源:上海財經大學
百都會計摘錄自國家稅務總局
百都會計所摘錄的文章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本網站客服人員,本網站及時撤回,還請見諒。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標志著我國的民事權利保障迎來了一個全新時代。平陽縣稅務局立足職能優勢,組織開展多項學習宣傳系列活動,掀起學法用典熱潮。青年之家書聲朗 學法用典正當時平陽縣稅務局開展“青年之家”系列活動之“晨讀角”活動,由該局法制股組織帶領青..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