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把好食品質量進貨關。嚴格落實進貨驗收及索證索票制度,在采購食品,包括食用農產品時,應當查驗供貨者的主體資格證明,索取營業執照、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食品合格檢驗報告、隨貨單據等證照票據,并做好臺賬記錄。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室,對采購的食用農產品的農藥殘留等項目進行快速定性檢測,確保采購食品質量安全。
二是把好食品切配加工關。對需要簡單清洗、分選、切配等初加工工序的部分食品,應嚴格把控切配加工環節。加強對環境衛生、人員健康、器具清潔等各環節的關鍵控制,做到肉品、水產品與蔬菜分離,生食與熟食分離,防止交叉污染,定期開展自查自糾,及時消除切配工序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
三是把好食品儲存運輸關。使用食品專用運輸工具,并應具有防雨防塵設施,防止與其他有毒有害物品交叉污染。對于有特定儲存、運輸溫度要求的食品,在儲存和運輸的過程中應采用具有冷藏或冷凍功能的設施,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對運輸工具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定期清洗消毒,保持良好的儲存運輸環境。

為深化“很多跑一次”改革,建立“三服務”長效機制,推動政府治理數字化轉型,根據省委主要領導關于企業碼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浙江省經信廳發起并組織企業碼平臺建設、企業服務平臺升級工作。依托企業碼賬戶身份認證及授權機制,打通省市縣各類優質高頻剛需平臺賬戶,做到“一碼互信,一碼暢通”。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擁有了自己企業專屬的企業碼。如果您還不知道企業碼是什么,那么趕..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