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百都會計是一家專業辦理公司注冊、代理記賬的財務咨詢公司,為廣大百都用戶搜集全國有關稅務、工商、會計、商標等事件、新聞、政策。具體內容如下:
如果說注冊是企業發展的“準生證”,那么商標則是商品和服務進入市場的“通行證”。商標走向海外,是自主品牌國際化繞不開的一道坎。記者昨天獲悉,年內上海將可進行商標國際注冊,企業足不出“滬”,就能實現“一次申請、完成多國商標注冊”。這對于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無疑是一大利好。
實現商標國際注冊,是上海今年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三級跳”中的很后一躍。在此之前,市工商局在商標領域還將有“兩跳”:3月1日,位于漕河涇的上海商標注冊受理點將正式開張,意味著本地企業注冊國內商標不用再跑北京;6月前后,商標審查協作中心上海分中心落地,將承接長三角地區商標注冊審核工作。去年年底,改革的“前餐”——商標權質押登記已在滬落地。
企業申請商標國際注冊,目前的渠道是通過《馬德里協定》直接對接世界知識產權中心,實現一件商標到多個國家申請的需求。按照協定,一個商標很多可覆蓋92個成員國,并受到當地知識產權保護。我國于1989年加入該協定,截至去年底,累計有效商標注冊量已達22270件。其中,上海企業歷來是商標國際注冊的“中堅力量”,如光明、梅林等品牌,都是通過商標國際注冊獲得“國際名片”,進而一步步被世界所認可。
“過去,上海的商標申請人辦理商標國際注冊有兩種方式,一是到北京的申請點,二是去瑞士日內瓦,提交資料不方便,若涉及商標更換、轉讓、續展等變更,還需要再跑一趟。”市工商局商標監管處處長林海涵透露,經過幾年爭取,商標國際注冊有望于年內在滬開設一扇窗,這也是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中上海獨有的特色。
商標國際注冊落地上海,首要受益者就是那些正在謀劃“走出去”的滬上企業。林海涵認為,尤其是上海自貿區內的企業,它們大都以出口業務為主,更需要一張“國際名片”。如果能在家門口便捷注冊,申請成本大大降低,將極大調動企業的積極性。
百都會計摘錄自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百都會計所摘錄的文章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本網站客服人員,本網站及時撤回,還請見諒。

為深化“很多跑一次”改革,建立“三服務”長效機制,推動政府治理數字化轉型,根據省委主要領導關于企業碼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浙江省經信廳發起并組織企業碼平臺建設、企業服務平臺升級工作。依托企業碼賬戶身份認證及授權機制,打通省市縣各類優質高頻剛需平臺賬戶,做到“一碼互信,一碼暢通”。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擁有了自己企業專屬的企業碼。如果您還不知道企業碼是什么,那么趕..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