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百都會計是一家專業辦理公司注冊、代理記賬的財務咨詢公司,為廣大百都用戶搜集全國有關稅務、工商、會計、商標等事件、新聞、政策。具體內容如下:
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注冊資本、許可審批等改革舉措便利了企業準入,而企業選擇一個心儀的名稱比較難的問題更加凸顯。改革名稱登記管理制度,大幅提高企業入市“第一步”的效率,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也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近年來簡化名稱登記手續和流程的措施
2013年以來,北京市工商局持續出臺簡化名稱登記手續和流程的措施。
第一,簡化審核程序,名稱登記由兩級復核制改為分局直核制。
第二,實行名稱跨區登記。除需要工商總局核準的名稱外,申請人可自主選擇本市任一區縣工商分局申辦企業名稱預先登記。
第三,在不違反法律法規和不存在對公眾造成誤解的情形下,允許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內的企業將阿拉伯數字作為名稱字號或名稱字號的一部分使用。
第四,實現名稱登記網上全流程電子化辦理。申請人通過網上登記平臺進行申報,經登記機關核準的名稱在全市范圍內可以使用,無需提交紙質材料;若不涉及申辦前置審批事項,無需領取紙質《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即可在線辦理后續設立登記。
開展名稱自主預查試點
2015年,北京市工商局以《工商總局關于促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工商辦字[2015]161號)為契機,出臺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企業名稱自主預查管理辦法(試行)》。
名稱自主預查制度即工商部門向社會開放名稱數據庫,實行名稱預查全程電子化辦理,申請人按照公布的名稱查重規則自行檢索并自主確定企業名稱。申請人預查通過的名稱無需辦理名稱預先核準和變更核準,即可直接用于申辦企業設立登記或企業名稱變更登記。
此項制度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突出企業自治和登記便利化。建立名稱自主預查服務平臺,開放名稱數據庫,前置查重環節和核查方式,由工作人員根據企業申請在后臺進行人工審核判斷改為由申請人在網上申報,系統自動檢索、自主確定企業名稱。企業核名由過去的2-3個工作日縮短到自主取名20分鐘完成,“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行政成本和社會成本大大降低。
第二,加強事前規則設置。通過系統規則設置,實現系統判斷申報的名稱是否與其他企業名稱重名或近似。按照名稱管理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明確禁止和限制使用的文字建立名稱用語管理目錄,如黨政軍機關名稱、國際組織名稱、領導人姓名、有損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有悖公序良俗、可能對公眾造成欺騙或者誤解的文字等。將禁限字詞置于系統,通過技術手段進行限制。并在系統中設置維護添加禁限用語功能,根據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情形隨時對目錄維護。同期也在北京市工商局官網和首都工商微博常態化地向社會公開征集禁限用語,及時歸集納入。
第三,依法履行事中審查職責。實行名稱自主預查制度不代表登記機關不再對預查的名稱進行審查,而是將名稱審查工作后移至企業設立登記或企業名稱變更登記環節。登記機關通過現場或網上受理申請人提交的設立登記或企業名稱變更登記申請時,除不再對預查通過的名稱是否與其他企業名稱重名或近似進行判斷外,應當對名稱是否名稱存在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等情形進行審查,對存在上述情形的,啟動不適宜名稱糾正機制,對認定為不適宜名稱的不予登記。
第四,完善事后救濟機制。對于通過名稱預查并已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其名稱在使用過程中造成公眾誤解、對公眾構成欺騙或者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由企業當前登記機關報請市局確認是否為不適宜名稱。經市局確認為不適宜名稱的,責令企業在60日內變更企業名稱。拒不更改名稱的,登記機關通過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他人對通過名稱預查并已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有爭議的,可向工商部門提出爭議申請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咨詢。被爭議名稱經工商部門認定或法院裁決應予撤銷的,企業應當在接到認定或裁決之日起60日內更改其名稱。未在規定期限變更名稱的,由工商部門通過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向社會公示。
2016年2月15日,名稱自主預查制度先期在海淀區科技文化類企業試點實施。試行10個月,通過該系統預查通過的企業名稱111058余件,占海淀區當期名稱登記總量的61.9%,占全區科技、文化類名稱登記總量的77%。在試行過程中也監測到一些不適宜的企業名稱,例如:北京毒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同性戀科技有限公司、小額貸(北京)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等。但明顯不適宜的名稱占預查通過名稱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且均已通過電話告知、當場溝通的方式及時告知申請人更換企業名稱。同時收集和匯總問題名稱中易引發誤認誤解的字詞,動態納入禁用清單。
2016年8月12日,北京市工商局批復同意在中關村示范區朝陽園內對科技文化類內資公司試行名稱自主預查制度。試行4個多月以來,朝陽園內自主預查通過的企業名稱達6558余件,占朝陽區當期科技、文化類名稱登記總量的24%。
來源: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
百都會計摘錄自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百都會計所摘錄的文章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本網站客服人員,本網站及時撤回,還請見諒。

為深化“很多跑一次”改革,建立“三服務”長效機制,推動政府治理數字化轉型,根據省委主要領導關于企業碼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浙江省經信廳發起并組織企業碼平臺建設、企業服務平臺升級工作。依托企業碼賬戶身份認證及授權機制,打通省市縣各類優質高頻剛需平臺賬戶,做到“一碼互信,一碼暢通”。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擁有了自己企業專屬的企業碼。如果您還不知道企業碼是什么,那么趕..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