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自浙江省工商局召開的企業年報和隨機抽查情況實務公示會上獲悉,2015年度浙江企業年報完成率90.0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截止7月15日,未報送2015年度年報的14萬戶企業、1.09萬戶農專社已列入經營異常名錄,33.76萬戶個體工商戶已列入經營異常狀態。目前全省累計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20.46萬戶、列入記錄43.08萬條。
企業、個體工商戶、農專社的年報率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2015年度的年報,全省應報企業141.13萬戶,已年報127.13萬戶,企業年報完成率90.08%,有14萬戶企業未年報;應報個體工商戶299.94萬戶,已年報266.18萬戶,個體工商戶年報完成率88.74%,有33.76萬戶個體工商戶未年報;農民專業合作社應報6.17萬戶,已年報5.08萬戶,農專社年報完成率82.3%,有1.09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未年報。據了解,浙江省的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年報率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浙江省工商局副局長馬劍平表示,各級工商(市場監管)部門重宣傳、廣培訓、勤服務,許多地方對轄區內企業實地走訪實現了無死角、全覆蓋,使廣大經營主體真正意識到年度報告是事關自身信用資產的法定義務。浙江各類市場主體具有較好的年報意識,極大多數企業能夠積極主動地履行企業年報的法定義務。2016年1月1日年報工作啟動當天,全省已有13戶企業、8戶個體工商戶、2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功報送年報。如紹興市柯橋區就有紹興縣志亨針紡織品有限公司等12戶企業申報年報;天臺縣宇通五金批發部是我省第一個完成年報的個體工商戶;蒼南縣鶴山石蛙養殖專業合作社是我省首家完成年報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報開始頭十天內就有1797戶企業、11712戶個體工商戶和78戶農專社報送了年報。3月份以來,全省每周的企業年報量都穩定在5萬戶以上,很多的一周達到8萬多戶。
14萬戶企業因今年未按時年報列入異常名錄
根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的規定,逾期未年報的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律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個體戶將全部被標注經營異常狀態。據悉,經營異常名錄是商事制度改革后政府對企業實施寬進嚴管、擴大社會監督的重要措施。根據《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工商(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將具有經營異常情形的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截止2016年7月15日,浙江未報送2015年度年報的14萬戶企業、1.09萬戶農專社已列入經營異常名錄,33.76萬戶個體工商戶已列入經營異常狀態。目前全省累計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20.46萬戶、列入記錄43.08萬條。其中,未按時年報而被列入的企業19.02萬戶,占據總戶數的93%;未在規定的期限內公示有關信息的企業607戶;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135戶;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的企業7.63萬戶。據省工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已有不少企業由于既未按時年報又無法取得聯系等不同情形而被多次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企業可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但記錄將一直存在
企業履行相關義務后可以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據省工商局統計,全省累計已有3.04萬戶企業履行法定義務并經申請后予以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移出記錄4.8萬條。但是曾經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記錄將一直存在。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第83號令《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屆滿3年仍未履行相關義務的企業,工商(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將其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政府部門將對其實施重點監管和聯合懲戒。因此工商(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已經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應當及時履行相關義務、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以免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
(轉載自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為深化“很多跑一次”改革,建立“三服務”長效機制,推動政府治理數字化轉型,根據省委主要領導關于企業碼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浙江省經信廳發起并組織企業碼平臺建設、企業服務平臺升級工作。依托企業碼賬戶身份認證及授權機制,打通省市縣各類優質高頻剛需平臺賬戶,做到“一碼互信,一碼暢通”。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擁有了自己企業專屬的企業碼。如果您還不知道企業碼是什么,那么趕..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