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國路夜市退市工作啟動以來,經營戶陸續簽約退市。目前,距離享受退市商品處理補助的時間已經過半,記者從建設街道城管辦了解到,截至昨天下午4點,已有62名經營戶先后申請退市,17名經營戶已辦理退市手續并領取了相關補助,退市申請人數占118戶夜市經營戶總數的一半以上。
兩家攤主十年情分
退市中的感人瞬間
昨天晚上,到夜市管理辦公室申請退市的經營戶絡繹不絕。然而退市并不意味著斤斤計較與錙銖必較,就在退市申請過程中,記者目睹了感人的一幕。
晚上8時許,夜市一攤位的承租人范全華與轉租人房春才一同來到夜市管理辦公室,辦理退市手續。夜市管理人員許成觀告訴記者,因為牽涉到一次性商品處理補助和押金等費用的分配,所以在面對轉租攤位時,管理人員一般都很“頭大”。
正當管理人員準備做調解時,一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話從轉租人房春才的口中說出,“這筆錢全都給范大姐,我一分也不要。”
看著眾人疑惑的神情,房春才道出了原委。原來,房春才一家10年前從江蘇來到嘉興,剛開始,房春才與范全華的攤位相鄰,因為年齡相近,兩人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后來,范全華的小孫女呱呱墜地,為了照顧孫女,范全華決定放棄夜市的生意,她見房春才的生意十分紅火,就將攤位直接交給了房春才。10年間,范全華完全按照夜市管理辦公室的收費標準向房春才收取費用,自己沒有增加一點。“他們一家剛從外地來時人生地不熟,我覺得我們作為本地人應該盡量照顧他們。”范全華說。
“我們這里,一般轉租的租金都要高一些,但范大姐完全是按照管理費收取標準向我收費,而且維持了10年。我覺得人應該知恩圖報,所以這筆錢我堅持全部給范大姐。”房春才表示。
夜市管理人員
站好“很后一班崗”
昨天下午4點,夜市管理人員俞國興準時走出家門。從1998年到現在,俞國興從事夜市管理已有17年之久,他的上班地點也從勤儉路變成了建國路,但他忙碌的身影始終是夜市里不變的風景。“1998年開始,我從原單位被借調到派出所聯防隊,負責當時位于勤儉路的夜市管理工作。后來夜市從勤儉路搬到建國路,我也從原單位退休,當時正好街道里招聘夜市管理人員,由于有相關經驗,我順利成為夜市管理辦公室的一員。”俞國興說。
下午4點半左右,夜市攤位就陸續出攤,然而此時距離夜市營業還有一段時間,公交車尚在通行,這正是夜市管理人員很繁忙的時段。俞國興的同事老蔡告訴記者:“我們會監督攤點全部在人行道上擺放,盡量減少對機動車通行的影響。”
5點半以后,夜市正式開始營業。老蔡要負責點亮沿路小燈,并在夜市中來回巡邏,“看到衛生問題,督促經營戶清掃一下,如果經營戶與顧客發生了矛盾,要趕緊上前調解。”在巡邏的間隙,老蔡跟同事還要負責“開水房”的正常運行,“經營戶有上百人,我們這里有兩個電熱水壺,不間斷地燒水供應給經營戶。”
夜市開市以后,各種車輛穿行往復,夜市北段,一位7旬老人在負責夜市車輛的進出,老人名叫陳錦祥,也是夜市管理辦公室的一員。“每天到了營業時間,我就把路障放在路中間,然后在牌樓下值班,提醒外來車輛繞行。”
很近,除了各自的本職工作外,所有夜市管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都在為退市做準備。“我們跟很多經營戶已經是多年的老朋友,在退市的過程中,我們會跟經營戶談心,向他們解釋相關政策,消除他們的抵觸情緒。”夜市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許成觀表示,“我們看著這個夜市從無到有,現在由于城市的發展需要退市,我們也盡自己所能,站好夜市管理的很后一班崗。”
針對退市經營戶
100多個推薦崗位“出爐”
昨天上午,建國路夜市退市經營戶江師傅來到建設街道城管辦辦理正式退市手續。在辦理完手續后,他意外地接到工作人員遞來的一份推薦崗位表,表格中,企業名稱、崗位、薪資待遇、工作地點等情況一一寫明。江師傅表示,他會記錄幾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崗位,然后與家人商量一下,再確定應聘哪個崗位,“除了在夜市擺攤,我沒干過其他工作,這幾天正在為工作的事情發愁,沒想到街道里這么早就幫我們推薦了崗位,真的幫了我的大忙。”
建設街道辦事處城管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次共有45家企業為退市經營戶提供100多個就業崗位,“這份崗位推薦表是南湖區人力社保部門剛剛發過來的,這幾天有經營戶前來街道辦理退市手續或領取相關補助時,我們會同時把這份推薦崗位表提供給符合條件的經營戶,幫助他們盡快找到工作。”
“雖然目前已有半數以上的經營戶提交了退市申請,但仍然有一些經營戶在觀望,如果沒能在5月31日前申請退市的話,根據規定將無法享受一次性商品補助費3000元,希望沒有提出退市申請的經營戶抓緊時間申請辦理退市。”工作人員提醒夜市經營戶。

公司轉讓網和百都會計有限公司達成戰略發展合作協議,雙方就公司項目發展達成深度合作協議。2016年6月百都會計有限公司將旗下公司轉讓頻道全國公司轉讓資源全面與公司轉讓網合作運營,期待雙方合作能夠為企業帶來更方便的交易資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