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打通服務群眾“很后一公里”、“很后一步路”的關鍵一環,服務下放在社保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記者昨日從市社會保障事務局了解到,目前市社保局已經確定53項辦理業務及29項受理業務,陸續下放至鎮(街道)一級,其中包括社保證明打印、轉院就診審批、醫保轉入轉出等百姓普遍關心的問題。6月1日起,南湖區新豐鎮、秀洲區王江涇鎮、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城南街道,作為試點單位已先行啟動。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后,如果條件成熟,有望在市本級面上推廣。
作為推進政府公共服務“打包”供給的核心部門,“上網下鄉”一直是市社保局打通服務群眾“很后一公里”、“很后一步路”的重要手段。如去年開始全面推行的社保業務網上申報工作已經讓1萬多家企業從中受益。網上申報業務量達到1.5萬人次,占參保登記業務量的70%以上。通過網上申報系統,企業可以自助辦理單位人員新參保、續保、中斷、信息變更、繳費信息查詢、待遇支付查詢、市民卡制卡申報等近20項業務。而對市民來說,應用較為頻繁的社保證明,從去年開始可在市社保局服務大廳的自助服務一體機上自助打印,從現在開始,自助服務一體機將陸續在市本級各鎮(街道)社保服務平臺布設。
然而,受制于政策、技術、基層條件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仍有一些與企業、基層群眾關系密切的社保業務,需要到市社保局方能辦理。來回奔波,加上市社保局地處鬧市停車困難,參保人員難免心生怨氣。2010年,王江涇鎮作為社保基層服務平臺試點鎮開放下鄉實施參保人員增減申報、自由職業參保登記等項目。在目前準備下放的辦理、受理事項中,60%以上王江涇已率先嘗試,并受到當地群眾的歡迎。在談到社保經辦、受理業務下放時,王江涇鎮社會事業所負責人周明說,群眾希望有更多的業務可在當地辦理,特別是年齡大的、腿腳不便的,愿望更為強烈。此外,王江涇鎮民營企業比較發達,工傷事故相對突出,而工傷這塊的業務要到市區辦理,參保人員感覺很不方便。
針對基層反映強烈的問題,通過對社保經辦業務的梳理,市社保局決定,將53項辦理業務和29項受理業務陸續下放至鎮(街道)一級,并確定3個鎮(街道)先行試點。下放的辦理(受理)業務涉及參保登記管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企事業養老支付管理、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管理、社會保障市民卡業務等5個大類。在基層業務量很大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中的參保登記繳費、一次性補繳、繳費檔次變更等10項業務下放基層辦理。而轉院就診審批,社保證明打印,市民卡的掛失、解掛以及密碼服務等多項和市民密切相關的業務也都下放至基層。考慮到政策、基層條件等方面的因素,繳費年限認定、跨省養老轉出(一般賬戶)、享受基礎養老金人員養老金補貼申領等29項作為受理業務下放到基層。
據了解,社保業務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不僅涉及現有政策,還涉及一些歷史政策遺留問題的關系處理和一些復雜個案的處理,這對社保經辦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市社保局,可能一個處室負責一個險種,而在基層,一個經辦人員可能就要應對各個險種,同時包括社保機構延伸拓展的市民卡業務等多個公共服務類業務,這就對基層經辦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層經辦人員業務能力也直接影響著社保經辦業務的順利下放。為此,市社保局為強化業務培訓,規范操作指導,讓三個試點鎮(街道)的經辦工作人員到市社保局窗口培訓實習業務辦理,并向每個試點鎮(街道)各下派了一名由中層干部擔任的社保基層工作指導員,具體負責試點工作的實施和推進。
市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打通服務群眾“很后一公里”、“很后一步路”勢在必行,但總體要堅持積極穩妥的原則,確保基層辦理無差錯,參保人員享便利。目前,市社保局對擬下放的業務每一項的辦理(受理)對象、流程以及所需材料匯編成冊,加強對基層經辦人員的業務培訓。如果條件成熟,這82項業務有望年底前全部在市本級每個基層所辦理(受理)。

公司轉讓網和百都會計有限公司達成戰略發展合作協議,雙方就公司項目發展達成深度合作協議。2016年6月百都會計有限公司將旗下公司轉讓頻道全國公司轉讓資源全面與公司轉讓網合作運營,期待雙方合作能夠為企業帶來更方便的交易資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