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9時,2014年中考開考,我市33922名初中畢業生奔赴全市七大考區的92個考點,迎接義務教育9年學習生涯中的第一個挑戰。記者在部分考點采訪時發現,考生們神態平靜,淡定應考,相關各部門協作配合,全力護考。中考首日秩序井然,平穩順利。
上午10時30分,離語文考試結束還有半個小時,市區很大的考點——嘉興市實驗初中教育集團范蠡湖校區大門口,就陸陸續續聚集了許多家長,有的手里還拿著剛剛做好的飯菜,有的則拎著一袋子水果和奶制品。
“不管考得如何,孩子的路還得自己走。”“順其自然吧,不管是上高中還是讀中職,都是一樣的,將來為社會做一份事情。”“學習環境挺重要的,希望孩子能夠接受到現代社會提供的優質教育,作為家長,我們心里默默支持。”……“來了,來了!”中午11時05分,首場語文考試結束后,不少家長對著自己的孩子迎了上去。記者看到,盡管略帶疲憊,步出考場的不少考生顯得很平靜。“反正范圍挺大的,第一次寫那么多字,寫得手都快斷了。”“還行,和平時模擬考試差不多,就是現代文閱讀稍難。”畢竟是中考,考生們還是覺得有點“分量”。
在社會關注度較高的中考作文方面,據介紹,今年的作文是材料作文,引用的是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觀點,要求對“信與不信”進行一番思辨。
“我寫的是對父母親情從不信任到信任的過程。以往,我總覺得媽媽太啰唆,爸爸太嚴格,對他們有點不信任,后來,父母在生活中對我的細微關注,還是讓我感受到了這一份親情值得信任和珍惜。”小林同學微笑著告訴記者。“我寫的是朋友之間的信任,我覺得人生中除了父母親友,有一份可信的朋友之情是很寶貴的。”一旁的小陳同學說。不少考生談到自己寫到了自信、互信、信念甚至信仰。
“今年中考作文題具有開放的特征,考生可以結合對自身和社會的觀察,可寫可感之處很多。此外,思辨色彩使得今年的中考作文具有與高考作文接軌的意味。”嘉興市實驗初中教育集團語文教研組長葉鳳玲表示,不過在“信與不信”方面,對于閱歷有限的考生來說,還是有點“令人沉吟的深度”。
對初中畢業生而言,如何考量“信與不信”之間的思辨?葉鳳玲認為,首先要關注自身。如,在學習中,既有經歷“西風凋碧樹”、“望盡天涯路”的迷惘和挫敗,也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堅信與收獲。在家庭生活中,固有一時橫眉冷對的埋怨誤解,更有血氣相通的理解包容。在與小伙伴相處中,偶會有小口角,小心眼引起的不信任,更有互相扶持、默契一笑的動人細節。這些生活的小片段,都折射著過程與結果、外因與內因、情感與理智中“信與不信”的思辨,都是可以注入筆端的。
“當然,考生更需要關注社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不僅僅是個中考作文題,更是考生向自己、向社會交上的一份人生答卷。”葉鳳玲說,比如,當下熱議的“扶與不扶”,就是“信與不信”的現實版,其他諸如“慈善”、“醫患”等社會熱點,都讓我們在“信與不信”、“如何信,為何不信”之間掙扎。盡管現實有時很丑陋,但你要堅信,生活其實很美好,因為每個人都是善的助推者,和諧是我們對生活的永恒追求。

公司轉讓網和百都會計有限公司達成戰略發展合作協議,雙方就公司項目發展達成深度合作協議。2016年6月百都會計有限公司將旗下公司轉讓頻道全國公司轉讓資源全面與公司轉讓網合作運營,期待雙方合作能夠為企業帶來更方便的交易資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