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揭榜時,幾家歡喜幾家愁。浙江省于6月22日晚上開始可以查詢高考成績,跟所有牽掛著自己高考成績的考生一樣,海鹽元濟高中高三(7)班的陳雪菲也提前坐在了電腦前拼命刷新著查分網頁,“好緊張。”但由于當時查詢的人多,網頁比較卡,直到晚上10點30分左右,陳雪菲才查到了自己的成績:語文115分、數學145分、英語141分、文綜256分、自選59分,合計716分。“非常開心。”回憶起那一刻,陳雪菲不禁笑出了聲,“因為上北大有戲了。”
在上高中之前,陳雪菲對自己將來考哪所大學并沒有什么概念。“我從小學習成績就比較好,一路走來比較順利。”陳雪菲說,“我進入高中那年,我們學校沒人考上北大。我想著我們這屆必須有人考上北大,為母校爭光。”從那時起,陳雪菲就悄悄地把這個“考上北大為母校爭光”的責任扛到了自己的肩上,從此更加努力地學習。
高三下學期,高考進入倒計時。為了增加考上北大的籌碼,陳雪菲在老師們的幫助下突擊準備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試。“那段日子可真苦。”陳雪菲說,“相對來說,數學是我的弱勢學科。備考的時候,我要不停地做題,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
功夫不負有心人,陳雪菲順利通過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試。面試時,陳雪菲是第一次邁進北大校園。“我在校園里閑逛時看到有人穿著漢服,草坪上有人彈吉他,還有人在爭論學術問題……這里的一切都散發著寬容與自由的精神,允許每個人追求自己的夢想,我覺得這符合我對大學的想象。”陳雪菲說,“我對大學生活充滿期待。”
對于未來的規劃,陳雪菲有著清晰的打算。“上大學、讀研、出國深造。”陳雪菲說,“我覺得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后,需要大量的相關人才,我希望能在打造或輸出中國品牌文化等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個夢想跟當年立志“考上北大為母校爭光”一樣,在陳雪菲的心里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
“上北大有戲了”
海鹽元濟高級中學的陳雪菲以716分的成績成功摘得今年高考嘉興市文科狀元的桂冠。目前,陳雪菲已被北大自主招生錄取。
有勞有逸,里應外合
在班主任胡良的眼里,陳雪菲是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好學生。“雪菲是我們班的班長,平時樂于助人,也常在班級管理方面出力,在班里的威信很高,很多同學會找她輔導功課或者談心解惑。”胡良說,“她學習非常努力,有自己的學習方法。”
據了解,陳雪菲的文理科都很好,當年讀高一時,理科也一直是排在全校前五名的,但因為更喜歡文科,很終棄理從文,一舉奪魁。“不管學文還是學理,上課認真聽講都非常重要。”陳雪菲說,“我上課時喜歡做筆記,除了把板書抄下來,還會將老師不經意間提到的一些知識點記下來,因為這些問題也可能成為考題。”
文科考驗的是知識面,很多知識需要反復背誦記憶,而這也正使很多文科生陷入死記硬背的旋渦中不能自拔。“我比較追求完美,我要求自己把課本每一頁都能一字不差地背下來。”陳雪菲說,“不過我有時也會覺得背書太枯燥,比如背一段歷史,實在記不住時,我會停下來去看電影或者睡覺,休息一下再背。總之,學的時候會專心學,玩的時候會盡情玩,而且我一般睡得很早,不喜歡熬夜學習,勞逸結合,互相是一種促進。”
而陳雪菲在玩的時候,也并非單純為玩而玩,她在玩的過程中會留心學習很多課外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我喜歡看學術類的書籍或者節目,比如《貨幣戰爭》、《百家講壇》等,它們能幫我拓展知識面,增加思考問題的角度。”陳雪菲說,“然后要把課外知識與課內的知識聯系起來,這樣會讓學習變得既輕松又有趣。”
寵辱不驚笑對未來
“考前也會緊張,但我會將‘你一定行’等內容寫在紙條上鼓勵自己。”陳雪菲說,“這種心理暗示很重要,它能讓我變得自信。”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個年僅18歲的女孩骨子里散發著一種超乎這個年紀的淡定與從容。她的成熟與穩重,除了得益于喜歡思考的秉性,也與家庭的影響有著很大的關系。“我父母很少管我或給我施加壓力,他們尊重我、相信我,愿意給我空間和時間。”陳雪菲說,“家里所有人都對我充滿信心,不管我考得好與壞都是一樣的。家人不會因為我考差了而對我失去信心,也不會因為我考好了而給我獎勵,仿佛考好是理所應當的。”也正是家人這種一如既往的態度,造就了陳雪菲寵辱不驚的心態。
陳雪菲成為嘉興市文科狀元的消息一出,各路媒體蜂擁而至。面對一批又一批長槍短炮,陳雪菲并沒有忘記腳下的路在何方。對于即將到來的暑假,陳雪菲已經做好了計劃“學車、學英語、學吉他、去做義工……”

公司轉讓網和百都會計有限公司達成戰略發展合作協議,雙方就公司項目發展達成深度合作協議。2016年6月百都會計有限公司將旗下公司轉讓頻道全國公司轉讓資源全面與公司轉讓網合作運營,期待雙方合作能夠為企業帶來更方便的交易資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