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里新型城鎮化工作部署,我市率先啟動了市級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如今一年過去了,這12個小城市培育試點鎮的發展軌跡如何?它們交出了一份怎樣的年度答卷?
昨天上午,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經市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考核、市政府審定,近期公布了2013年度市級小城市培育試點考核情況。
12個試點鎮考核結果出爐
根據市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發文的《2013年度市級小城市培育試點考核情況》(嘉小城市培領[2014]1號),12個市級小城市試點鎮共分為考核優秀單位、良好單位、合格單位。其中,嘉善縣西塘鎮、海寧市長安鎮、南湖區大橋鎮、桐鄉市濮院鎮獲得了2013年度市級小城市培育試點考核優秀等次,海寧市許村鎮、秀洲區王店鎮、海鹽縣百步鎮、平湖市新倉鎮獲得考核良好等次,桐鄉市洲泉鎮、南湖區余新鎮、平湖市獨山港鎮、海鹽縣澉浦鎮獲得考核合格等次。
“總體來看,市級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已取得成效。”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小城市培育試點是省委、省政府推進新型城市化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我市深化城鄉統籌發展、加快“三城一市”建設的重要抓手,經過1年多的發展,我市的小城市培育試點氛圍已經形成,加快了有條件的新市鎮由“鎮”到“城”的跨越。
試點鎮紛紛走出新路子
在嘉興城市“東大門”——大橋鎮,幾大優勢集群產業正快速發展壯大。自去年被市政府列入小城市培育試點鎮以來,大橋鎮將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不斷推進。它的成績如何?目前為止,該鎮已有規上企業78家,超億元企業30家。其中,超30億元企業2家、超15億元企業2家、超5億元企業3家。同時,在衛星石化、加西貝拉、敏實集團等龍頭企業帶動下,去年該鎮規上工業銷售產值首次突破200億元。
一串串亮眼數字的背后,是大橋鎮在小城市培育工作中探索出的小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互動雙贏的新路子。“在一年多的實踐中,大橋鎮把小城市建設與招商引資、轉型升級工作捆在一起。”大橋鎮黨委副書記黃佩鋒說,在積極培育優勢集群產業的過程中,大橋鎮依托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商貿流通、生產性物流、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并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重點,大力發展都市型生態農業。
大橋鎮只是12個試點鎮中的一個縮影,我市每個試點鎮都在借勢發展,走出一條條特色路。嘉善縣西塘鎮以小城市培育為契機,構建城鎮規劃新格局,還在居家養老的實踐中取得新突破;桐鄉市濮院鎮針對爭取土地指標難、供地難、用地難等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的共性“瓶頸”,通過土地綜合整治與拆違雙管齊下,找到符合本地情況的破解之道;海寧市長安鎮以“兩端、兩軸”進行產業發展定位,繪制了一幅因地制宜的城市藍圖……
未來試點工作還將繼續
有人問,為什么要在培育中心鎮的基礎上培育小城市?這是因為,從“鎮”到“市”是一個必須跨越的“坎”。據統計,2013年,12個市級小城市試點鎮經濟總量614.6億元,同比增長11.8%,高于全市平均2.5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360.4億元,同比增長21.5%,高于全市平均5.2個百分點;規上工業總產值1525.7億元,占全市44個新市鎮的39%。
接下來,12個小城市培育試點鎮又該如何發展?新的培育目標已給出了答案:試點鎮經過3年努力,建成區面積達到5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5萬人以上,人口集聚率在60%以上;年財政收入8億元以上或年均增速20%以上;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6萬元以上;三產增加值比重35%以上或試點期內年均增長1個百分點以上。
小城市試點鎮的發展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扶持。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保持鎮級建制不變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委托、交辦、延伸機構等方式和途徑,對納入市級小城市培育試點的新市鎮逐步賦予其縣級政府基本相同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
此外,我市還不斷優化小城市機構設置,健全要素保障機制,完善財政管理體制,建立健全有利于試點鎮發展的一級財政體制,為每個試點鎮每年籌措不少于2000萬元的專項補助資金,推進小城市培育工作。

公司轉讓網和百都會計有限公司達成戰略發展合作協議,雙方就公司項目發展達成深度合作協議。2016年6月百都會計有限公司將旗下公司轉讓頻道全國公司轉讓資源全面與公司轉讓網合作運營,期待雙方合作能夠為企業帶來更方便的交易資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